[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防盗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92051.7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7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苟正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正胜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5B3/00;G08B7/06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37000 四川省南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盗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防盗门,属于安防设备领域,所述智能防盗门的门扇表面冲压一凹形开口,门锁拉手面板嵌入开口,门锁拉手面板与门扇在同一水平,门锁拉手面板与门扇间的空隙小于2毫米,相较于外凸设置的门锁拉手面板,此种设置在撬动锁具拉手面板时没有着力点,无法利用大型撬具撬开门锁拉手面板,从而实现防盗功能,在开口内部装有传感器,当非法入室者撬动门锁拉手面板时,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可闪光并发出报警声,门扇顶部设置门磁开关,门扇在开关时触发门磁开关将信号传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进入的人员进行监控记录,从而实现智能防控,增强了防盗门的整体防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防盗门。
背景技术
门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隔离或者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隔离,门锁作为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屏障,随着技术的革新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市面上的门面板门扇面板及门框的强度越来越高,防破拆性能也越来越好,但是门锁被撬的情况仍时有发生,防盗门防撬方案一般为增加防盗门的锁点,加厚防盗门门框与门扇的材料厚度,以增加撬门难度,基于上述设置,非法入室者考虑撬动防盗门门锁拉手面板,现有设置的门锁拉手面板多为门扇表面外凸型设置,此种设置的门锁方便安装,造价成本也较低因此被大量选择,但是此种门锁因其结构简单,外凸门锁拉手面板设置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着力点,容易被不法分子撬开,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防盗门,所述智能防盗门的开口为门扇表面冲压的凹形开口,门锁拉手面板嵌入开口,门锁拉手面板与门扇在同一水平,门锁拉手面板与门扇间的空隙小于2毫米,相较于外凸设置的门锁拉手面板,此种设置在撬门锁面板时没有着力点,无法利用工具撬开门锁拉手面板,从而实现防盗功能,在开口内部分内装有传感器,当非法入室者撬动门锁拉手面板时,传感器将接触信号传递至声光报警器或监控中心,声光报警器可闪光后发出报警声,门扇顶部设置门磁开关,在门扇开关时触发门磁开关将信号传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进入的人员进行监控记录,从而实现智能防控,增加门锁的防盗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智能防盗门主要包括门框、门扇、开口、门磁开关、门锁拉手面板,所述门扇与门框连接,开口设置在门扇上,门锁拉手面板设置在开口内部,所述门锁拉手面板正面设置有把手,门扇顶部设置有门磁开关,所述开口背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门扇表面冲压的凹形开口。所述门锁拉手面板嵌入开口设置,门锁拉手面板与门扇在同一水平面。所述门锁拉手面板与门扇间的空隙小于 2 毫米。所述开口背面设置有锁芯,开口内部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开口与门扇一体成型设置,门扇内部填充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智能防盗门的开口为门扇表面冲压的凹形开口,门锁拉手面板嵌入开口,门锁拉手面板与门扇在同一水平,门锁拉手面板与门扇间的空隙小于 2 毫米,相较于外凸设置的门锁拉手面板,此种设置在撬门时没有着力点,无法利用工具撬开门锁拉手面板,从而实现防盗功能,在开口内部分内装有传感器,当非法入室者撬动门锁拉手面板时,传感器将接触信号传递至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可闪光后发出报警声,实现智能防控,增加门锁的防盗功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通信基站管理,在通信基站管理过程中,一些操作人员为进行基站维修或是其他操作目的的情况下直接撬开基站门锁进行相关操作,长此以往,管理人员无法确认撬锁人员,基站维修操作无法记录,导致管理混乱,门扇顶部设置门磁开关,在门扇开关时触发门磁开关将信号传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进入的人员进行监控记录,本实用个新型适用于通信基站的管理,可对进入基站的人员进行监控记录,可有效记录识别进入人员,方便管理,避免管理混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门锁拉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框、2-门扇、3-开口、4-门磁开关、5-门锁拉手面板、 6-把手、7-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正胜,未经苟正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92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上料送纸的轧盒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较强抗腐蚀能力的螺旋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