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科康复用防烫伤温针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88796.6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0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魏毅;赵国昌;朱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毅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康复 烫伤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康复用防烫伤温针灸器,包括护套、燃烧室和针头,所述燃烧室安装在护套顶端,燃烧室的顶部开口设置有密封盖,在燃烧室底部中心设置有托盘,所述针头顶端的针柄从护套内插入托盘的中心;在燃烧室底部环绕托盘开设若干的气孔;在护套周壁靠近底侧均匀开设若干的引气槽口;所述护套底部安装有环形吸盘。本实用新型艾绒或者艾枝放入托盘内点燃,然后盖上密封盖,温度通过针柄传递至针头以进行温针灸,这样艾绒或者艾枝就不会掉入皮肤上造成烫伤,同时产生的烟气沿着燃烧室底部的气孔下行,在引气槽口的引流作用下下行至接触皮肤,以使皮肤更好的吸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温度的持续时间更久,而且艾烟的吸收率也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骨科康复用防烫伤温针灸器。
背景技术
骨科经常遇到骨折的人群,这些人在治疗后经常都会配备针灸等康复治疗手段,以使尽快的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其中以温针灸手段最为有效,温针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但是在艾绒燃烧的过程中灰烬容易落到皮肤上,造成烫伤,而且开发式的燃烧,艾烟很快就扩散,没有得到有效的吸收,热量也会很快地散失,需要反复的点燃多个艾绒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科康复用防烫伤温针灸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骨科康复用防烫伤温针灸器,包括护套、燃烧室和针头,所述燃烧室安装在护套顶端,燃烧室的顶部开口设置有密封盖,在燃烧室底部中心设置有托盘,所述针头顶端的针柄从护套内插入托盘的中心;在燃烧室底部环绕托盘开设若干的气孔;在护套周壁靠近底侧均匀开设若干的引气槽口;所述护套底部安装有环形吸盘。
进一步的,护套与燃烧室为可拆卸的结构,燃烧室采用插装方式插入护套内,护套采用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透明材质为钢化玻璃或者为PVC。
进一步的,护套底部向外形成喇叭形扩口,环形吸盘安装在喇叭形扩口底部。
进一步的,引气槽口开设在喇叭形扩口周壁。
进一步的,针柄顶端设置有三角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的时候,先将针头刺入引气,同时环形吸盘被下压将护套与皮肤固定,之后将艾绒或者艾枝放入托盘内点燃,然后盖上密封盖,温度通过针柄传递至针头以进行温针灸,这样艾绒或者艾枝就不会掉入皮肤上造成烫伤,同时产生的烟气沿着燃烧室底部的气孔下行,在引气槽口的引流作用下下行至接触皮肤,以使皮肤更好的吸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温度的持续时间更久,而且艾烟的吸收率也更高,极大提升康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局部B放大示意图。
图中:1-针头,11-针柄,12-三角锥,2-护套,21-喇叭形扩口,22-引气槽口,23-环形吸盘,3-燃烧室,31-密封盖,32-托盘,33-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毅,未经魏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8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