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灯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87549.4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2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俞小明;卢凯;杨汝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明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5/02;F21V3/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董晗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防眩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眩灯具,包括灯罩、防眩膜和菱晶结构,所述防眩膜覆盖在灯罩内表面;所述菱晶结构包括多个的四棱锥通透晶体,所述四棱锥通透晶体均匀地排列在灯罩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眩灯具无需多设反光杯和防眩板,结构简单且使灯具内部空间增大,光线从灯罩射出时折射角减小,防眩性能优良,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防眩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眩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灯具常用于天花板的表面式照明,常用于办公室场所的照明。现有具有防眩效果的支架灯,有以下缺陷:通常光源为泛光式;通常防眩灯需要通过反光杯、透镜和防眩板的光学设计达到目的;整灯设计尺寸偏大,内部空间利用率较小,这样会使整灯成本增加;光源模组经过多各光学器件的损耗,使其对光的利用率偏低,无法到达节能效果;防眩大多数只能做到UGR小于22。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眩性能优良且节能的防眩灯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眩灯具,包括灯罩、防眩膜和菱晶结构,所述防眩膜覆盖在灯罩内表面;所述菱晶结构包括多个的四棱锥通透晶体,所述四棱锥通透晶体均匀地排列在灯罩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灯罩侧盖和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安装并紧贴在底座上,所述灯罩侧盖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灯罩。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侧盖与底座设有螺钉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组包括模组板和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均匀分布在模组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四棱锥通透晶体形状为正四棱锥体,侧面为钝角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底座和灯罩侧盖材质为绝缘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光线从灯罩射出,先经过内表面的防眩膜柔光处理,使光线经过灯罩时强度均匀,从而使UGR降低;光线在经过灯罩表面时,多个四棱锥对光线进行均匀的两次折射,使光线经过灯罩表面后折射角减小,从而使UGR降低,所述防眩灯具相比常规防眩灯具结构简单,无需设置透镜、反光杯或防眩板,光线光路折射反射次数少,光能消耗小,同时使灯具内空间较大,使光源到灯罩距离增加,使光线进入灯罩的入射角减小,从而使折射角进一步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眩灯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防眩灯具的灯罩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眩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防眩灯具的灯罩B部分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灯罩;2、防眩膜;3、光路;4、光源模组;5、灯罩侧盖;6、菱晶结构;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3,一种防眩灯具,包括灯罩1、防眩膜2和菱晶结构6,所述防眩膜2覆盖在灯罩1内表面;所述菱晶结构6包括多个四棱锥通透晶体,所述四棱锥通透晶体均匀且紧密的排列在灯罩1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灯具中,所述防眩膜2用于光线的柔光处理,光线经过灯罩1内表面时强度均匀;光线在经过灯罩1表面时,多个四棱锥对光线进行均匀的两次折射,光路3经过灯罩1表面后折射角减小;灯具内空间较大,使光源到灯罩1距离增加,使光线进入灯罩1的入射角减小;光线在射出灯罩1前,相比于现有防眩灯具,经过的反射和折射次数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明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明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7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