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旧水泥路面高效共振碎石化施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82226.6 | 申请日: | 202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79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梁;胡伟锋;张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路面 高效 共振 碎石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旧水泥路面高效共振碎石化施工结构,包括沥青面层、粘结层和共振碎石化面层;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沥青面层和共振碎石化面层之间;所述沥青面层包括柔软层、传力过度层和沥青持力层;所述传力过度层设置在柔软层和沥青持力层之间;所述柔软层与外界接触,所述沥青持力层与粘结层接触;通过本结构,共振碎石化层与沥青碎石稳定层通过稀浆结合形成了刚柔并济的结构特性,继而能完全兼容沥青面层和路基,保证沥青面层结构不因疲劳开裂而损坏,加长路面使用年限;同时,此结构与路面原有结构之间的刚柔接搭纵缝可提高路面的改造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领域,主要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工程中,特别是涉及一种旧水泥路面高效共振碎石化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设施。目前,我国公路交通发展也已经较为完善,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存在公路的发展与汽车运输的发展仍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这都给公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耐磨、行车舒适、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单等优点。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建设中,路面材料还是以沥青混凝土为主。我国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历史很短,仅在十多年前,我国的沥青路面还以表面处置、贯入式路面及沥青碎石路面为主要形式,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跃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形式。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大部分路面的使用状况是比较好的,但是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晚,技术力量储备少,以及我国的气候条件复杂、交通荷载条件恶劣,车辆超载严重等原因,铺筑的公路路面结构还存在种种问题,例如一些路段的建设水平并不如人意,甚至发生了通车前几年就出现严重的车辙、开裂、透水等病害,从而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维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然而,在维修过程中如何将品质提升、综合节约、环保利用等理念完美融合,进而提出更经济、更有效的改造技术和方法,是困扰公路管理部门的一大工程难题。
目前,共振碎石化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路面改造方案,通过共振原理,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破碎机械产生共振现象,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成上层相互嵌挤,下层相互嵌锁的水泥混凝土碎石粒料层。破碎后的碎石形状相邻互补、粒径较小,形成相互嵌挤的稳定结构,解决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裂缝、接缝处的水平及竖向位移,消除了原有板块裂缝向上反射的应力,该层的强度和刚度高于级配碎石,同时对旧路面地基的影响也较小,是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容易出现反射裂缝问题的有效手段。
如申公开号为CN202011627870.3公开的一种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工艺,其特点在于不破坏原有路面基层条件下,优化路面结构,变刚性面层为柔性面层,避免反复修补,从而延长道路寿命,但此专利只适用于路面整体改造工程中,对整体路面良好、局部病害路面并不适用。
我国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技术起步较晚,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于2002年率先引进共振碎石化技术,并开始向全国推广使用,但由于路面损害状况各不相同,因此,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害状况的高效共振碎石施工方法是我国公路工程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旧水泥路面高效共振碎石化施工结构。解决了现有中局部病害路面维修养护困难的问题,并且解决了旧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刚柔接搭纵缝的问题。
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
一种旧水泥路面高效共振碎石化施工结构,包括沥青面层、粘结层和共振碎石化面层;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沥青面层和共振碎石化面层之间。
基于上述旧水泥路面高效共振碎石化施工结构,所述沥青面层包括柔软层、传力过度层和沥青持力层;所述传力过度层设置在柔软层和沥青持力层之间;所述柔软层与外界接触,所述沥青持力层与粘结层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2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 下一篇:胶合板生产用原料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