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腐垃圾机器成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79903.9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1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毕峰;陈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57 | 分类号: | C05F17/957;C05F17/971;C05F17/979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黄文娟;刘晓春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机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腐垃圾机器成肥设备,包括沥水单元、输送调节单元、发酵单元和曝气通风模块,沥水单元包括进料口和滚筒格栅,进料口与滚筒格栅连通,输送调节单元和发酵单元共用筒体,滚筒格栅与筒体连通,沿筒体轴线方向设有中心转轴,输送调节单元包括输送螺旋,输送螺旋与中心转轴棘齿连接,作单向转动,发酵单元包括搅拌棒,搅拌棒设于中心转轴,作双向转动,曝气通风模块包括高压风机和曝气管道,高压风机与曝气管道连接,曝气管道通向发酵单元。通过滚筒格栅沥水、输送螺旋与中心转轴间的棘齿连接,实现物料快速脱水、高效通风与稳定发酵的目的,提高易腐垃圾机器成肥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堆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腐垃圾机器成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环境保护日益得到重视,作为污染性强、范围广的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新时尚。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生活垃圾中占比达50%以上的易腐垃圾的收集量剧增与现有处理能力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制约了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往的集中处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要求,亟待寻求新的出路。分散式的易腐垃圾堆肥处理已被江浙沪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证明确是一条可行的道路,易腐垃圾收集就地进行堆肥资源化处理,垃圾减量效果显著,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减少末端处置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在现有的分散式易腐垃圾堆肥处理技术中,以机械辅助生物强化堆肥(简称“机器成肥”)为主,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机械搅拌配合强制通风供氧,加快好氧发酵过程,在7~15d周期内实现物料发酵腐熟。但现有的处理技术主要是基于畜禽粪便、园林绿化垃圾的堆肥工艺,与易腐垃圾高含水率高且以结合水为主的特性极不匹配。现有的机器成肥设备以12~48h的烘干工艺为主,产品腐熟度极低,难以满足农田施用要求;其他少数指标相对正常的机器成肥设备,也因为易腐垃圾含水率高、组成变化大的特性而产品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现实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腐垃圾机器成肥设备,通过滚筒格栅沥水、输送螺旋与中心转轴间的棘齿设计,实现物料快速脱水、高效通风与稳定发酵的目的,以此解决易腐垃圾机器成肥产品品质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腐垃圾机器成肥设备,包括沥水单元、输送调节单元、发酵单元和曝气通风模块,沥水单元包括进料口和与进料口连通的滚筒格栅,输送调节单元和发酵单元共用筒体,滚筒格栅与筒体连通,沿筒体轴线方向设有中心转轴,输送调节单元包括输送螺旋,输送螺旋与中心转轴棘齿连接,作单向转动,发酵单元包括搅拌棒,搅拌棒设于中心转轴,作双向转动,曝气通风模块包括高压风机和曝气管道,高压风机与曝气管道连接,曝气管道通向发酵单元。
优选的,进料口设于设备外骨架,进料口包括料斗和导料管,料斗在上,导料管在下,导料管与滚筒格栅通过预制槽转动连接。
优选的,滚筒格栅内壁焊接有多个提升筋,提升筋呈螺旋状,
优选的,输送调节单元包括加料口,加料口与筒体连通并位于筒体上方。
优选的,搅拌棒垂直焊接于中心转轴上,多个搅拌棒呈螺旋状布置于中心转轴。
优选的,搅拌棒与中心转轴固定的端部为方形,头部为梅花状。
优选的,发酵单元包括辅助加热模块,辅助加热模块设于发酵单元所在的筒体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易腐垃圾在进入发酵单元前采用滚筒格栅沥水处理,呈浆状的物料可从格栅沥出,相对于挤压脱水,物料间隙更大,后续曝气供氧效率更高。
2)输送调节单元的输送螺旋与发酵单元的搅拌棒共用中心转轴,输送螺旋与中心转轴通过棘齿连接,通过中心转轴正反转实现物料输送与物料搅拌两大功能分离,频繁的物料搅拌过程中不会通过输送螺旋源源不断带入未完成沥水的物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79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丝连接线束的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气动式智能调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