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刃面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75017.9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龙;江大伟;田东晋;梁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刘宇 |
地址: | 4024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刃面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针刃面定位装置,包括直线振动器和与直线振动器顶端固定连接的卡槽板,卡槽板上设有卡槽,卡槽的第一端设有针定位板和组装槽。本申请采用较为柔和的直线振动器作为驱动装置,且卡槽宽度与针管粗细相当,在确保针管自由度的同时,使针管不能左右运动而只能前后旋转运动,有效的保护了针尖,大幅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并且组装槽除了使机械手精准搬运针管外,还有利于针座的直接组装,避免了针座组装过程中针刃面移位的问题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具体为针刃面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此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并且这些陈述可能构成现有技术。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医用针,如输液、输血针等,针头的尖端均具有穿刺用的刃面,其主要的作用是减少针头刺入血管(主要是静脉血管)时的疼痛感,有利于穿刺。据“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穿刺效果观察”一文介绍,针尖的刃面斜朝上,刃面的刃口部分紧贴住皮肤静脉血管,才有利于穿刺,并能显著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由于不好掌握刺入角度,因此,在制作时可让针头尖端的刃口与针座保持特定角度,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掌握穿刺角度。
目前,一次性医用针的组装时,为了定位针刃面,有通过的是搓动针或者气缸电机等硬性对齐等方式,对针刃面进行定位的。如申请号“201620774667.1”专利名称为“一种医用针刃面校正装置”,就是采用气缸电机进行驱动,通过两次碰撞针体,在碰撞过程中斜体的引导,自动校正针刃面朝向,以方便后续的组装。其装置能达到快速校正的效果,且能同时校正多个工位的针体。但由于通过其通过硬性碰撞针体来进行校正,不可避免会损伤到针尖,导致产品的报废率上升。
也有少数装置,是通过视频定位系统来对针尖刃面进行定位的。即在转动针头时,利用摄像头观察针刃面的角度,并通过计算来确定针刃面是否达到预定位置,从而进行定位。但该方法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且定位后的后续组装也存在不能很好固定刃面角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或至少缓解这些问题。
针刃面定位装置,包括
直线振动器;
卡槽板,与所述直线振动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槽板包括针定位板和至少一个卡槽;所述针定位板位于卡槽的第一端,与针刃面向下时的斜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宽度与待定位的针管粗细相适配。
所述卡槽板还包括组装槽,位于所述卡槽的第一端。
所述卡槽为弧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内壁采用柔性材料覆盖。
所述针定位板由柔性材料构成。
针刃面定位装置,还包括支撑架,位于所述直线振动器的下端,与直线振动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较为柔和的直线振动器作为驱动装置,且卡槽宽度与针管粗细相当,在确保针管自由度的同时,使针管不能左右运动而只能前后旋转运动,有效的保护了针尖,大幅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且结构十分简单,降低了成本;
2、采用组装槽,可使机械手能精准的将针管搬运至卡槽内,不易出现掉落的情况;且可在针刃面定位后直接进行组装,避免针管与针座组装时针刃面移位的情况发生,能实现针座与针刃面相对角度的精准组装;
3、卡槽采用弧形槽,且其内壁采用柔性材料覆盖,在保证针管顺畅旋转的同时,能最大程度降低针管在旋转时受到的损伤。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以下的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75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