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泄漏的聚丙烯装置用氮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73546.5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6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吴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B01D53/04;B01D46/10;F25J1/02;C01B2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韬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65 | 代理人: | 何聪 |
地址: | 2118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泄漏 聚丙烯 装置 氮气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泄漏的聚丙烯装置用氮气回收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上固定有制冷压缩机,且主箱体上端设置有氮气出口,并且主箱体下端设置有进气口,同时进气口上设置有密封胶圈实现密封作用;还包括:隔板,固定在所述主箱体上实现空间分隔作用,且隔板下端固定有过滤网,并且隔板上对称固定有横杆;密封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隔板上,且密封板设置在横杆上方。该防止泄漏的聚丙烯装置用氮气回收装置,采用密封胶圈配合单向通行的密封机构实现密封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气体逆流造成连接口的气体泄漏,进而保证装置的稳定性,配合活性炭板的吸附和限流作用,保证膜分离组件的压强,进而保证氮气的除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氮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泄漏的聚丙烯装置用氮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惰性气体氮气脱除聚丙烯粉料间夹带的未反应的丙烯气体,从而导致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为避免氮气浪费,需要通过氮气回收装置实现回收再利用,现有的氮气回收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如公开号CN210751988U的一种聚丙烯生产尾气的膜回收装置,通过将膜分离组件呈圆周均布的安装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密闭空间内,可以避免聚丙烯尾气在回收过程中膜分离组件出现密封泄漏的发生…本装置的制作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聚丙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在对聚丙烯尾气中的氮气进行回收时,在气流的作用或压强作用下,会导致气体产生一定的逆向流动,从而导致连接口易产生泄漏,且由于聚丙烯尾气主要为丙烯和氮气混合气体,现有的回收装置直接通过气体的自动流动配合分离膜实现气体分离作用,导致杂质气体分离不完全等问题,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泄漏的聚丙烯装置用氮气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易产生泄漏和杂质气体分离不完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泄漏的聚丙烯装置用氮气回收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上固定有制冷压缩机,且主箱体上端设置有氮气出口,并且主箱体下端设置有进气口,同时进气口上设置有密封胶圈实现密封作用;
还包括:
隔板,固定在所述主箱体上实现空间分隔作用,且隔板下端固定有过滤网,并且隔板上对称固定有横杆;
密封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隔板上,且密封板设置在横杆上方,并且密封板上方设置有膜分离组件,同时膜分离组件与冷凝管相互连接,所述膜分离组件上方设置有活性炭板,且活性炭板设置在隔板内。
优选的,所述制冷压缩机上还设置有导管,且导管为“U”型结构,并且导管被冷凝管贯穿,通过上述机构实现制冷作用,配合导管的作用保证冷凝管的温度,进而方便丙烯凝结成液体。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还设置有保温棉,且保温棉的长度大于膜分离组件的长度,通过保温棉的作用,可以实现隔温作用,从而保证隔板内膜分离组件的温度,进而避免丙烯在膜分离组件内凝结而影响气体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上还设置有扭力弹簧用于提供复位作用力,且扭力弹簧与隔板相互连接,通过上述机构构成密封机构,实现对隔板的单向开放限定,从而避免气体产生逆流,进而避免发生泄漏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板上还设置有凸板和第一弹簧;
凸板,对称固定在所述活性炭板两侧,且凸板滑动连接在隔板上;
第一弹簧,固定在所述凸板上,且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在隔板上,通过上述机构构成吸附机构,既能实现对氮气中杂质气体的吸收,且由于隔板上通气孔的限定作用,可以实现避免气体直接流动,使膜分离组件内的气体存在一定的气压,进而保证杂质气体的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73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