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试建筑墙体的水密性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70347.9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0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军;任静;王宪章;薛刚;熊亚选;王志勇;李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建筑 墙体 水密 性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建筑墙体的水密性能的装置。该装置包括:1)喷水单元,其包括盛水主体,所述盛水主体形成容纳腔且所述盛水主体配置有喷嘴阵列;其中,所述喷水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回水口;以及2)水循环单元,其包括集水器和增压泵;其中,所述集水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经所述增压泵与所述喷嘴阵列连通,以便将集水器内的水经喷嘴阵列送达待测试的建筑墙体;其中,所述容纳腔能够经所述至少一个回水口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以便将至少一部分送达待测试的建筑墙体的水回收至容纳腔之后,经回水口返回所述集水器。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通过循环的水体对待测试的建筑墙体的水密性能进行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建筑墙体的水密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墙体的水密性能主要是表征在(外界的自然环境的)风雨共同作用的情形下墙体具有的阻止雨水穿过墙体的能力。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安全性在各个领域都具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对建筑 (如装配式建筑等)墙体的水密性能的要求也随之得以不断地提高。
现有的大部分情形的施工中,建筑外墙的水密性能的检测属于精度被忽略的环节,因此通常是通过现场淋水并仅借助于肉眼观察的经验方法来判断,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因此造成施工现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脏乱差的问题,且这样的操作会造成明显的水源浪费(也会伴随着与此相关的电能浪费)。此外,施工现场的水量和水压的可控区间有限,或者说,考虑到操作不方便的客观因素,大多数情形下通常为不增加特定的控制逻辑的处理方式(即仅包括开状态和关状态),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会造成施工现场的检测效率和精度均较低。
作为一种改进,市面也出现了相关的检测装置。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540414A)公开了一种采用气压的便携式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拼缝气密、水密性能检测装置和方法,其中的检测装置包括保压筒罩,电子压力表,橡胶垫,打气孔,软管,供压装置;所述保压套筒和所述电子压力表相连接,所述电子压力表用于测量所述保压筒罩内气体压力大小;所述打气孔与所述保压筒罩相连接;所述供压装置通过所述软管与所述打气孔相连接。不过该文献公开的墙体水密性测试装置很难保证装置与测试装置之间的气密性,在保压过程会存在压力降低的问题,因此至少从精度方面而言,无法获得预期的测试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建筑墙体的水密性能的装置,旨在满足测试的可实现性以及符合相关的测试规范的前提下下,至少一定程度地解决检测对现场施工环境的干涉、能源节约、测试精度等技术问题,或者至少解决检测对现场施工环境的干涉、能源节约、测试精度等技术问题中的一部分。如检测对现场施工环境的干涉、能源节约、测试精度等技术问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节约用水、减少测试时间、规范测试装置、降低水密性测试对现场工作环境造成干扰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建筑墙体的水密性能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1)喷水单元,其包括盛水主体,所述盛水主体形成容纳腔且所述盛水主体配置有喷嘴阵列;其中,所述喷水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回水口;以及2)水循环单元,其包括集水器和增压泵,其中,所述集水器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经所述增压泵与所述喷嘴阵列连通,以便将集水器内的水经喷嘴阵列送达待测试的建筑墙体;其中,所述容纳腔能够经所述至少一个回水口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以便将至少一部分送达待测试的建筑墙体的水回收至容纳腔之后,经回水口返回所述集水器。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通过循环的水体对建筑墙体的水密性能进行测试。
对于上述用于测试建筑墙体的水密性能的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盛水主体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在面向待测试的建筑墙体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罩壳的开口抵接至待测试的建筑墙体从而形成所述容纳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703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财务会计用的点钞练习湿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取餐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