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喉返神经麻痹的声带注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64497.9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1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周阳;顾伟;徐炜;周海燕;殷青;周铭洲;潘银根;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胸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博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8 | 代理人: | 朱永梅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 麻痹 声带 注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喉返神经麻痹的声带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弯管,所述注射弯管一端连接穿刺针头,另一端连接鲁尔针座的输出端,所述鲁尔针座的输入端安装有尾部硅胶片,所述尾部硅胶片上开有星型口,所述尾部硅胶片配合鲁尔针座构成自闭式鲁尔针座,所述注射弯管中部安装有调节装置。本装置可使用穿刺针头在声带固有层深部的三个或四个部位进行注射药物,创伤面小,没有额外创伤,直接作用在声带,起效快,恢复效果明显;采用调节装置,可以随意调节注射药物的用量;采用自闭式鲁尔针座,减少注射液反流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喉返神经麻痹的声带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胸部恶性肿瘤人群的声带功能障碍是多因素的,可能是由于:颈部或胸部的医源性迷走神经或喉返神经损伤;胸腔或颈腔肿瘤的神经压迫。由于声音限制,运动耐力下降和误吸而降低生活质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患有真正的声带麻痹和误吸的癌症患者被迫接受永久气管切开术和/或肠饲管手术。肿瘤人群中的喉功能不全很常见,注射喉成形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的声带康复方法。在美国采用透明质酸注射声带,用于食管癌,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后的声带麻痹的修复。如果是永久性损伤,采用Radiesse注射,效果得到肯定。然国内开展医院较少,多采用皮肤上切口取脂肪组织后注射,造成额外创伤,并且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喉返神经麻痹的声带注射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喉返神经麻痹的声带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弯管,所述注射弯管一端连接穿刺针头,另一端连接鲁尔针座的输出端,所述鲁尔针座的输入端安装有尾部硅胶片,所述尾部硅胶片上开有星型口,所述尾部硅胶片配合鲁尔针座构成自闭式鲁尔针座,所述注射弯管中部安装有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具有弹性的挤压块和可调推手;所述挤压块呈锥台形,所述挤压块具有沿自身轴向贯穿的弯管通道,所述挤压块固定套设于所述注射弯管;所述可调推手为中空结构,至少部分所述挤压块位于所述可调推手的空腔内,所述可调推手能够驱动所述挤压块挤压所述注射弯管以调节注射流量。
优选地,所述可调推手包括壳体和推手,所述壳体一端周壁开有沿所述壳体自身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推手外端外露出所述滑槽,所述推手内端设有压头,所述压头抵接所述挤压块外周;所述推手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并挤压所述挤压块外周。
优选地,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壳体远端,所述挤压块沿所述壳体轴向为远端小近端大的椎台形结构;所述多个挤压块首尾相抵依次套设于所述注射弯管,其中,所述挤压块的首端为小头端,尾端为大头端,至少部分所述挤压块外露出所述可调推手的近端侧。
优选地,所述压头的挤压面为与所述挤压块的外周面适配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挤压块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装置可使用穿刺针头在声带固有层深部的三个或四个部位进行注射药物,创伤面小,没有额外创伤,直接作用在声带,起效快,恢复效果明显;采用调节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注射药物的用量;采用自闭式鲁尔针座,减少注射液反流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推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推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推手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胸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胸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64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力资源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抓斗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