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带材卷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53094.4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0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董超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惟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18/26 |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诚知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4 | 代理人: | 刘鸿西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卷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带材卷取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压紧机构、可旋转设于底座上的第一转轴、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电机、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卷筒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开槽和夹块的设置,使得金属带材的带头藏于第二开槽内,避免金属带材与带头相接触受到卷取张力和带头的挤压产生压的带头印而影响带材的表面质量,使产品的合格率降低;通过桶套和支撑装置的相夹处为斜角设置,使得金属带材的带头藏进第一开槽内后的金属带材相接处不产生新的台阶,能够平缓的过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带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带材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及有色金属板带生产企业等的金属板冷轧生产过程中,包括冷轧轧制后的金属板平整、脱脂、涂镀、精整时,带材要进行多次的卷取、开卷等生产作业。
金属带材卷取时,利用夹送辊将带材传输至卷取机的卷筒,带头到达卷筒时,直接贴合在卷筒的表面并进行卷取,带材卷取满一圈后,卷取直径变大,与带头相接触的部位受到卷取张力和带头的挤压会产生压印,这种压印就是带头印。接近带头的多圈带材均会受到影响,产生较多的带头印,而带头印会影响带材的表面质量,使产品的合格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带材卷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带材卷取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压紧机构、可旋转设于底座上的第一转轴、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电机、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卷筒机构;所述卷筒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桶套、可旋转设于桶套上的支撑装置、设于桶套上的变速装置、设于桶套上的第一开槽、设于第一开槽内的液压泵、设于第一开槽内的液压缸、用于连接液压泵和液压缸的第一液压管、设于液压缸上的液压杆、设于液压杆上的滑块、设于滑块上的夹块;所述桶套和支撑装置的相夹处为斜角设置。
当要对金属带材收卷时,操作员把卷筒机构装在第一转轴上固定,然后把金属带材头段插入开槽内,开启液压泵冲压,带动液压缸内的液压杆向上移动,液压杆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夹块夹紧金属带材,然后操作员根据具体情况操作变速装置,带动支撑装置对金属带材进行二次加紧和支持,然后启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卷筒机构转动收卷金属带材,当金属带材收卷完成后,关闭电机,操作员从第一转轴上卸下卷筒机构,然后进行下一次金属带材的收卷;通过第一开槽和夹块的设置,使得金属带材的带头藏于第二开槽内,避免金属带材与带头相接触受到卷取张力和带头的挤压产生压的带头印而影响带材的表面质量,使产品的合格率降低;通过桶套和支撑装置的相夹处为斜角设置,使得金属带材的带头藏进第一开槽内后的金属带材相接处不产生新的台阶,能够平缓的过度。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可旋转设于所述桶套上的支撑块、设于支撑块上的第二开槽、设于支撑块上的第三开槽、设于第二开槽内的固定板、穿设于固定板上的多个第一圆杆、用于连接多个第一圆杆的支撑板、套设于第一圆杆外的第一弹簧、设于支撑块上的抬升组;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和固定块连接另一端和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块和桶套的相夹处为斜角设置。
当夹块夹紧金属带材后,操作员操作变速装置带动抬升组运行,抬升组带动支撑块移动,支撑块移动和套筒产生间隙,第一弹簧的弹力带动支撑板移动,直至支撑板和套筒相抵,当夹块放松金属带材后,操作员操作变速装置带动抬升组反向运行,抬升组带动支撑块反向移动,支撑块和桶套相抵,带动支撑板向第三开槽内滑动;通过支撑块和桶套的相夹处为斜角设置,使得金属带材夹紧后露出的一部分能够平缓的和桶套相接,避免金属带材形成台阶。
所述抬升组包括设于所述桶套上的多个滑槽、设于滑槽内的第二圆杆、设于第二圆杆上的多个齿槽、可旋转设于桶套上的第二转轴、设于第二转轴上的多个啮合齿;所述啮合齿和齿槽相啮合,所述第二圆杆可在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圆杆一端和支撑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惟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惟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53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炉渣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吸氧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