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井水位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53062.4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4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夏萍;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紫竹重型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王艳荣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水 控制 装置 | ||
一种旋流井水位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柜、水泵电机M1、水泵电机M2、水泵电机M3、应急泵电机M4、液位继电器GP1、液位继电器GP2、液位继电器GP3、液位继电器GP4、激光测距仪BL、声光报警器KH1以及声光报警器KH2。采用液位继电器和激光测距仪对旋流井内水位进行检测,控制水泵电机以及应急泵电机及时排水,并通过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一种旋流井水位控制装置,其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便于安装与维护,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实际生产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流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流井水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旋流井是热轧企业必备设施,是一种涡流式沉淀池,回收轧钢生产线上产生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经过沉淀后的污水,再输送至轧钢生产线需要冷却的生产环节中,但由于旋流井埋藏较深,而且与轧钢生产同步运行,所以通常有人员轮岗值守,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整个轧钢生产线上的水系统瘫痪,导致突然停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轧钢生产线停机处理时间比较长,经济损失较大,与此同时,现场噪音大、通风不足等的工作环境会对轮岗值守人员造成身心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旋流井水位控制装置,采用液位继电器和激光测距仪对旋流井内水位进行检测,控制水泵电机以及应急泵电机及时排水,并通过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为轧钢生产线提供了一种旋流井水位控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流井水位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柜、水泵电机M1、水泵电机M2、水泵电机M3、应急泵电机M4、液位继电器GP1、液位继电器GP2、液位继电器GP3、液位继电器GP4、激光测距仪BL、声光报警器KH1以及声光报警器KH2;所述的控制柜通过软启动器R1与水泵电机M1相连,通过软启动器R2与水泵电机M2相连,通过软启动器R3与水泵电机M3相连,通过接触器KM1与应急泵电机M4相连,通过继电器与液位继电器、激光测距仪以及声光报警器相连。
所述的控制柜,包括软启动器R1--R3、继电器KA1--KA11、接触器KM1以及信号灯,继电器KA1--KA11线圈的负端与电源N相相连,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与软启动器R1的管脚P6相连,继电器KA2的常闭触点与软启动器R1的管脚P7相连,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与软启动器R2的管脚P6相连,继电器KA5的常闭触点与软启动器R2的管脚P7相连,继电器KA7的常开触点与软启动器R3的管脚P6相连,继电器KA8的常闭触点与软启动器R3的管脚P7相连,继电器KA9的常开触点与继电器KA2、KA5、KA8线圈的另一端相连,继电器KA10的常开触点与声光报警器KH1相连,继电器KA11的常开触点与声光报警器KH2相连;继电器KA1线圈的另一端与液位继电器GP2的常开触点相连,继电器KA4线圈的另一端与液位继电器GP3的常开触点相连,继电器KA9线圈的另一端与液位继电器GP1的常闭触点相连,继电器KA10线圈的另一端与液位继电器GP4的常开触点相连,继电器KA11线圈的另一端与激光测距仪BL的常开触点相连。
所述的液位继电器GP1、液位继电器GP2、液位继电器GP3以及液位继电器GP4安装在旋流井观察口的位置,所有液位继电器的管脚4并联并接地为电极D1,液位继电器GP1的管脚5为电极D2,液位继电器GP2的管脚5为电极D3,液位继电器GP3的管脚5为电极D4,液位继电器GP4的管脚5为电极D5,并且电极D1最下端距离观察口5m,电极D2最下端距离观察口4m,电极D3最下端距离观察口3m,电极D4最下端距离观察口2m,电极D5最下端距离观察口1.5m。
所述的激光测距仪BL安装在观察口下侧,且距离观察口0.2m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旋流井水位控制装置,通过液位继电器和激光测距仪,实现了旋流井不同水位的自动调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便于安装与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紫竹重型特钢有限公司,未经鞍山紫竹重型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53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