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淤泥浓缩处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5673.4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2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勋凭;祁胜林;吴全飞;丘旭源;胡云飞;张演清;田海涛;蒋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4;C02F11/127;C02F9/12;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疏浚 工程 淤泥 浓缩 处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淤泥浓缩处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沉池、固液分离单元、三联加药搅拌单元、斜管沉淀池、离心脱水单元和储泥池,还包括与所述初沉池的上清液出口、斜管沉淀池的滤后水出口和离心脱水单元的滤后水出口连接的余水处理单元。初沉池的淤泥输入口设有振动筛;固液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滚筒筛、一级处理单元和二级处理单元;三联加药搅拌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至第三反应器,第一至第三反应器上各自设有同方向旋转的搅拌器;余水处理单元包括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和转鼓式微过滤器。本实用新型淤泥浓缩处置系统,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建成容易,操作方便,成本低,能高效率的浓缩污泥,使其泥浆浓度达到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淤泥浓缩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防洪和环保的需要,需要经常要对沉积在江河湖泊、水坝或其它水系的淤泥进行疏浚。目前,常用的疏浚方式有挖泥船、链斗式挖泥船和泵吸式挖泥船等。通过这些疏浚设备挖出水底淤泥后,若直接将淤泥输送至岸上,再通过自然气温晒干或者风干进行后续的脱水成土处理,需要专门的地方对淤泥进行存储,占地面积广,淤泥风干处理时间久,淤泥无法直接用于园林、基坑等填充,后期利用率低,无法直接对浓缩后的淤泥进行打包输送到其他地方进行应用,且在打包输送时,由于水分含量多,一袋淤泥重量较大,也不易搬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淤泥浓缩处置系统,它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建成容易,操作方便,成本低,能高效率的浓缩污泥,使其泥浆浓度达到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淤泥浓缩处置系统,包括初沉池、固液分离单元、三联加药搅拌单元、斜管沉淀池、离心脱水单元、储泥池和余水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初沉池的淤泥输入口设有振动筛;
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进料口通过管道与初沉池的出料口连接,该固液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滚筒筛、一级处理单元和二级处理单元;
所述三联加药搅拌单元的进料口与所述固液分离单元的出料口连接,该三联加药搅拌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至第三反应器,第一至第三反应器上各自设有同方向旋转的搅拌器,第一反应器的下部设置进料口,第三反应器的上部设置出料口,第一反应器与第二反应器的连接口在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的上部,第二反应器与第三反应器的连接口在第二反应器和第三反应器的下部;
所述斜管沉淀池的进料口与所述三联加药搅拌单元的出料口连接;
所述离心脱水单元的进料口与所述斜管沉淀单元的出料口连接;
所述储泥池的进料口与所述离心脱水单元的出料口连接;
所述余水处理单元包括磁混凝高效沉淀池和转鼓式微过滤器;所述磁混凝高效沉淀池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初沉池的上清液出口、斜管沉淀池的滤后水出口和离心脱水单元的滤后水出口连接;所述转鼓式微过滤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磁混凝高效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该转鼓式微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
上述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淤泥浓缩处置系统,其中,所述一级处理单元包括一级渣浆泵、一级旋流组件和一级脱水筛;所述二级处理单元包括二级渣浆泵、二级旋流组件和二级脱水筛。
上述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淤泥浓缩处置系统,其中,所述离心脱水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均质池、进料泵、离心脱水机和清液过渡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5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可调式多角度石材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射灯照射角度的风扇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