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5546.4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5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贾克良;黄秀芳;辛学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克良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肛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肛器,包括扩肛组件、防护头、输气管和输液管;本实用新型中,扩肛组件、输气管和防护头的设置,通过防护头将扩肛器的上端插入患者的肛门内,通过输气管缓慢往出气管内输送气体,分气管将气体分流至第一硬质管和第二硬质管内,通过排气孔将气体输送至第一扩肛软管和第二扩肛软管内,气体将第一扩肛软管和第二扩肛软管撑起,通过第一扩肛软管和第二扩肛软管实现扩肛作业,相比采用扩肛棒进行扩肛作业,降低扩肛操作的难度,且降低患者扩肛时的疼痛感;输液管和扩肛组件的设置,通过输液管往出液管内输送润滑剂,便于插入第二扩肛软管时对患者的肛门处进行润滑,有利于进行扩肛器的插入,且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肛器。
背景技术
随着肛肠科手术治疗的器械化,以及肛肠科发病率的逐年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日渐提高,对患者进行肛肠科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肛门及狭窄环进行扩肛作业,现有技术采用扩肛棒进行扩肛作业,扩肛棒较粗,扩肛难度较大,且扩肛时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疼痛感,降低患者的体验感,急需研制一种扩肛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现有技术采用扩肛棒进行扩肛作业,扩肛棒较粗,扩肛难度较大,且扩肛时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疼痛感,降低患者的体验感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扩肛器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肛器,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扩肛棒进行扩肛作业,扩肛棒较粗,扩肛难度较大,且扩肛时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疼痛感,降低患者的体验感的问题。一种扩肛器,包括扩肛组件、防护头、输气管和输液管,所述防护头安装在扩肛组件的上端;所述输气管安装在扩肛组件下端的一侧;所述输液管安装在扩肛组件下端的另一侧;
所述扩肛组件包括第一硬质管、第一扩肛软管、第二硬质管、第二扩肛软管、排气孔、出液管、出气管和分气管,所述第一扩肛软管安装在第一硬质管的外侧;所述第二扩肛软管安装在第一扩肛软管的上方;所述第二硬质管安装在第二扩肛软管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排气孔采用多个,且排气孔开设在第一硬质管和第二硬质管的外侧;所述出液管采用多个,且出液管安装在第二硬质管内部的上方,该出液管的末端通过排气孔贯穿至第二扩肛软管的外部;所述出气管安装在第一硬质管和第二硬质管的内部;所述分气管采用多个,且分气管安装在出气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防护头采用乳胶材质制成的锥柱形结构,且防护头下端的直径大于防护头上端的直径;所述输气管的下端通过管道与供气系统相连;所述输液管的下端通过管道与供液系统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硬质管采用圆柱形空心结构;所述第一扩肛软管采用空心结构,且第一扩肛软管的直径等于第一硬质管的直径的二倍;所述第二硬质管与第一硬质管采用相同的尺寸;所述第二扩肛软管与第一扩肛软管采用相同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在第二硬质管与第一硬质管的外侧均匀分布;所述出液管的两端采用伸缩管结构,且出液管通过管道与输液管的上端相连;所述出气管的下端与输气管的上端相连;所述分气管在出气管的外侧等间距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扩肛组件、输气管和防护头的设置,使用时,通过防护头将扩肛器的上端插入患者的肛门内,通过输气管缓慢往出气管内输送气体,分气管将气体分流至第一硬质管和第二硬质管内,通过排气孔将气体输送至第一扩肛软管和第二扩肛软管内,气体将第一扩肛软管和第二扩肛软管撑起,通过第一扩肛软管和第二扩肛软管实现扩肛作业,相比采用扩肛棒进行扩肛作业,降低扩肛操作的难度,且降低患者扩肛时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体验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克良,未经贾克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5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