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PF组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41834.2 | 申请日: | 202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管其兵;殷桂权;朱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F01N11/00;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兴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17 | 代理人: | 屠志力 |
| 地址: | 21401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pf 组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PF组件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设置有DPF载体,所述筒体外部设有第一压差取气管和第二压差取气管;所述第一压差取气管一端通过第一取气管底座与所述筒体连通,以便于从所述筒体内取气;所述第二压差取气管一端通过第二取气管底座与所述筒体连通,以便于从所述筒体内取气;所述第一取气管底座和所述第二取气管底座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外壁,并从与所述筒体的连接端开始倾斜向上。该DPF组件结构通过取气管底座将起始端内的液体倒流回筒体内,防止车辆在寒区或冬季行车时在负角处存积的液体出现结冰情况,导致压差传感器监测数据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后处理设备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DPF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柴油机尾气后处理多重技术路线中,采用DPF后处理路线需要在DPF载体(颗粒补集器)两端采集气体压力。但受整车边界及后处理布置等因素影响,压差取气管首段会存在负角,车辆在寒区或冬季行车时在负角处存积的液体可能会出现结冰情况,从而导致压差传感器监测数据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PF组件结构,解决现有DPF后处理压差取气管低温结冰导致压差传感器监测数据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DPF组件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中设置有DPF载体,所述筒体外部设有第一压差取气管和第二压差取气管;
所述第一压差取气管一端通过第一取气管底座与所述筒体连通,以便于从所述筒体内取气;
所述第二压差取气管一端通过第二取气管底座与所述筒体连通,以便于从所述筒体内取气;
所述第一取气管底座和所述第二取气管底座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外壁,并从与所述筒体的连接端开始倾斜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气管底座和所述第二取气管底座分别设置于所述DPF载体两端,所述第一取气管底座连接的所述第一压差取气管用于采集所述DPF载体一端的气压;所述第二取气管底座连接的所述第二压差取气管用于采集所述DPF载体另一端的气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气管底座和所述第二取气管底座均斜切安装于所述筒体外侧壁中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气管底座和所述第二取气管底座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0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气管底座和所述第二取气管底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差取气管的起始端通过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取气管底座连接,并且所述起始端沿所述第一取气管底座的中轴线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DPF组件结构通过取气管底座将起始端内的液体倒流回筒体内,防止车辆在寒区或冬季行车时在负角处存积的液体出现结冰情况,导致压差传感器监测数据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DPF组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DPF组件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DPF组件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1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约束装置及约束床
- 下一篇:一种连梁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