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气道自动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0465.5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7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谢丽燕;孟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吕春艳 |
地址: | 6413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自动 吸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气道自动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吸引瓶、存放瓶和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泵和负压仓,所述负压泵连接负压仓,所述负压仓顶部设有第一连接部,侧边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负压仓的底部设有吸引瓶,所述第二连接部连通负压仓和吸引瓶,所述存放瓶底部端面设有连接口,顶部端面设有端盖,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端盖可拆卸,同时所述存放瓶内部设有吸引管,而所述吸引管的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存放瓶,将吸引管存放在存放瓶内,省去了找寻吸引管以及丢失吸引管的麻烦,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气道自动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吸痰是临床操作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操作办法,主要是指经过口腔、鼻腔或者是人工气道,把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引出来,从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预防吸入性的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昏迷的病人,或者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的情况,或者是需要气管内给药、注入造影剂,或者是需要稀释痰液的病人。一般是需要通过口腔来进行吸痰的,如果口腔吸痰有困难,可以从鼻腔抽吸。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患者,可以由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套管内进行吸痰。
然而现有的吸痰装置主要包括负压吸引器和吸痰管,其中吸痰管独立包装,需要时再拆开与吸引器组装在一起,在医院中由于医疗用品收纳得当,所以并不妨碍使用,但是在家庭中个人使用时,常常会出现吸痰管丢失,找不到吸痰管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便携式的具有防吸痰管丢失功能的气道自动吸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气道自动吸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气道自动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吸引瓶、存放瓶和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泵和负压仓,所述负压泵连接负压仓,所述负压仓顶部设有第一连接部,侧边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负压仓的底部设有吸引瓶,所述第二连接部连通负压仓和吸引瓶,所述存放瓶底部端面设有连接口,顶部端面设有端盖,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端盖可拆卸,同时所述存放瓶内部设有吸引管,而所述吸引管的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放瓶内设有若干个吸引管,并且每个吸引管均独立包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引瓶可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存放瓶,将吸引管存放在存放瓶内,省去了找寻吸引管以及丢失吸引管的麻烦,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存放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0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纸装置及复卷机
- 下一篇:一种秸秆颗粒饲料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