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萃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8173.8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7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扬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祈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叶镇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萃茶装置,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设有萃茶器,所述萃茶器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为筒状,所述上架体的侧壁上设有沿周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过液孔;所述下架体呈六叶螺旋扇形,且其内部具有呈六叶螺旋扇形的空腔;所述下架体包括六个扇叶,所述扇叶包括一弧形板以及一直板,所述直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过液孔;所述上架体和所述下架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三过液孔;所述杯体底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下架体的空腔内的搅拌刀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刀转动的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萃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萃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萃茶机的配件,工作时,使用者将欲冲泡的茶包置放于萃茶器空间中,通过水流从上往下冲击茶包,从而使得茶包中的茶叶元素释放出来。而仅靠水流的自然冲击,对茶包的冲击效果不够强,茶包的萃茶时间较长。而公开号为CN2095477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萃茶器,包括萃茶器过滤组件、杯体、安装于杯体底部的萃茶器搅拌件及驱动机构,萃茶器过滤组件由上层腔及下层腔组成,下层腔底面类似四叶扇形,上层腔及下层腔分布有过液孔,上层腔与下层腔的中间处设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及过液孔,萃茶器过滤组件底面设有缺口卡位,萃茶器过滤组件通过其缺口卡位固定在杯体处,杯体内设有扰流凸筋,扰流凸筋底部设有卡槽,萃茶器搅拌件位于萃茶器过滤组件的下层腔内,萃茶器搅拌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其通过搅拌刀以及萃茶器过滤组件使得杯体内的水流形成漩涡,增加对茶包的扰流力度,加快茶包的萃茶效率。
然而,该萃茶器过滤组件的结构存在一定缺陷,水流形成的漩涡所带来的扰流力度不够强,茶包的萃茶效率还有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萃茶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萃茶器所引发的漩涡扰流力度不够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萃茶装置,包括:
杯体;
萃茶器,设于所述杯体内,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为筒状,所述上架体的侧壁上设有沿周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过液孔;所述下架体呈六叶螺旋扇形,且其内部具有呈六叶螺旋扇形的空腔;所述下架体包括六个扇叶,所述扇叶包括一弧形板以及一直板,所述直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过液孔;所述上架体和所述下架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三过液孔;
搅拌机构,其包括设于所述下架体的空腔内的搅拌刀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刀转动的驱动器。
作为所述新型萃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液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过液孔的长度方向竖直。
作为所述新型萃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液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二过液孔的长度方向竖直。
作为所述新型萃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搅拌刀为十字型,具有四块刀片。
作为所述新型萃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杯体内部具有截面呈正六边形的腔室。
作为所述新型萃茶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下架体的扇叶位于所述上架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搅拌刀在所述下架体的空腔内进行搅拌,下架体具有六个扇叶,能够有效提高漩涡的形成时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萃茶效率;并且每个扇叶均由弧形板和直板构成,所述弧形板为水流提供导向作用,使水流从所述直板上的第二过液孔离开,能够加强漩涡的扰流力度,进而提高萃茶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祈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祈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8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