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5585.6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6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孙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舟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1/10;F21V23/00;F21V21/40;F21V21/30;F21W131/402 |
代理公司: | 临沂亚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63 | 代理人: | 王云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施工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固定安装有电瓶,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固定管和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内部靠近顶端处设有底柱,所述底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转动仓,所述转动仓的顶部设有翻转仓,所述翻转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灯管,所述移动管内设有限位机构,所述转动仓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翻转仓内设有翻转机构。通过固定管可与固定筒拆卸分离,底柱可与移动管拆卸分离,且底座内有电瓶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使照明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移动摆放,不受电线长度和电源的限制,从而达到便于移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和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常会因赶工期或其他原因在晚上加班工作,工地一般都会布置有照明设备,但是工地所布置的照明设备并不会将工地所有地方都布置到位,而且工地很多地方是无法布置照明设备的,工人们一般会采用头灯进行照明,头灯虽然便捷,可照明效果较差,故而提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具备便于移动和调整照射角度等优点,解决了工地夜间工作时,在没有照明设备处工人工作难度增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固定安装有电瓶,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固定管和移动管,所述固定管套设在固定筒的内部,所述移动管套设在固定管的内部,所述固定管和移动管的顶部均为开口状,所述移动管的内部靠近顶端处设有底柱,所述底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转动仓,所述转动仓的顶部设有翻转仓,所述翻转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灯管,所述移动管内设有限位机构,所述转动仓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翻转仓内设有翻转机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管的外周壁靠近底端处为螺纹,所述固定筒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与固定管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底柱的外周壁靠近底端处为螺纹,所述移动管的内周壁靠近顶端处开设有与底柱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孔、固定杆、限位筒和弹簧,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开设在固定管的左侧壁上,所述限位筒固定连接在移动管的右侧内壁靠近底端处,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限位筒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杆的右端与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的左端依次贯穿移动管和多个限位孔中的一个并延伸至固定管的左侧。
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蜗杆、第一把手、第一转杆和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杆的右端贯穿转动仓并延伸至其右侧,所述第一把手固定连接在第一蜗杆的右端,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贯穿转动仓并延伸至其顶部,所述第一蜗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杆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蜗杆通过轴承与转动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通过轴承与转动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与翻转仓固定安装,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蜗杆、第二把手、第二蜗轮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蜗杆的顶端贯穿翻转仓并延伸至其顶部,所述第二把手固定连接在第二蜗杆的顶端,所述第二转杆的左右两端均贯穿翻转仓并分别延伸至其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蜗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蜗杆通过轴承与翻转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通过轴承与翻转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的左右两端均与灯座固定安装,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舟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舟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5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