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胶黏剂的植筋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1253.0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2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杨涛;杨明明;汪叶苗;谭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鹏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胶黏剂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带胶黏剂的植筋固定装置,包括限位结构、连接结构、胶柱结构和穿刺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下方外壁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外部外壁固定有胶柱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内部设置有穿刺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顶盖,其设置于所述胶柱结构的外部上方;固筋孔,其开设于所述顶盖的中端外表面。该自带胶黏剂的植筋固定装置,通过连接结构将胶柱结构卡合,使胶黏剂均匀的分布于钻孔内部,省去打胶的工序,通过三组导刀痕,在其分割时,便捷且流畅使封胶仓开裂,使其内部的胶黏剂与钢筋、钻孔壁均匀接触填充钻孔内部,利用放置槽、滑动槽导刀痕与多向分离壁之间的配合,明确穿刺结构的分割线路,提高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筋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带胶黏剂的植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结构施工过程中,砌体的拉结筋通常以植筋的方式锚固在墙、柱侧面,以实现砌体与主体结构有效连接。植筋本质上是锚固的一种,锚固介质为胶黏剂,但是其锚固承载力的取值不以锚筋本身拉断破坏为准,而以其拔出破坏前达到的最大拉拔力为准,其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胶黏剂凝固后强度、胶黏剂与混凝土钻孔壁的机械咬合力和粘结力、胶黏剂与钢筋表面的机械咬合力和粘结力。
传统的植筋方式是在混凝土构件钻孔处预先打入胶黏剂,再将钢筋插入孔中,直至钢筋插到孔底,胶黏剂部分从孔口流出为止,钻孔直径一般大于钢筋直径,钢筋插入钻孔后会歪斜,胶黏剂打入钻孔存在胶不能到孔底的情况,从而降低植筋的拉拔承载力,导致植筋质量较差,胶黏剂首先要打入钻孔,之后才插入钢筋,该过程繁琐,费时,间接增加了施工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带胶黏剂的植筋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胶黏剂的植筋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植筋方式是在混凝土构件钻孔处预先打入胶黏剂,再将钢筋插入孔中,直至钢筋插到孔底,胶黏剂部分从孔口流出为止,钻孔直径一般大于钢筋直径,钢筋插入钻孔后会歪斜,胶黏剂打入钻孔存在胶不能到孔底的情况,从而降低植筋的拉拔承载力,导致植筋质量较差,胶黏剂首先要打入钻孔,之后才插入钢筋,该过程繁琐,费时,间接增加了施工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胶黏剂的植筋固定装置,包括限位结构、连接结构、胶柱结构和穿刺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下方外壁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外部外壁固定有胶柱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内部设置有穿刺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顶盖,其设置于所述胶柱结构的外部上方;
固筋孔,其开设于所述顶盖的中端外表面;
放置槽,其开设于所述顶盖的中端外表面;
卡合块,其固定于所述顶盖的底部外壁;
滑动槽,其开设于所述卡合块的外部外壁;
第一限位块,其设置于所述卡合块的外部外壁。
优选的,所述穿刺结构通过卡合块、放置槽、滑动槽与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动槽与放置槽开设为三组。
优选的,所述卡合块通过第一限位块与连接结构构成卡合结构,且卡合块的内部外壁与连接结构外部外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支持壁,其固定于所述胶柱结构的外部外壁;
第二限位块,其固定于所述支持壁的外部外壁;
凹凸槽,其开设于所述支持壁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持壁与胶柱结构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连接结构均匀固定于胶柱结构的外部外壁。
优选的,所述胶柱结构包括:
封胶仓,其固定于所述胶柱结构的外部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12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孔加工专用镗刀
- 下一篇:一种链条涨紧疲劳自动化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