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0048.2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6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解海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张伟彦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 内科 康复 锻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血管内科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台和支撑板,支撑台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直线平移的移动副,移动副与支撑台的尾端对应位置分别铰接有活动臂,并且位于两边的活动臂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座形成钳臂式交叉设计,对应两边的活动臂的顶端铰接在同一个支撑板的底面两侧,支撑台内部设置有控制室,控制室向上引出支撑轴,支撑轴的顶端设置有转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无法对患者上下肢进行协同锻炼恢复,康复效果不好的问题,本锻炼装置的提出,患者可以同时针对上下肢进行恢复锻炼,有利于恢复身体协调性与力量,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康复效果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血管内科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内科经过大手术后的患者,由于长期生活难以自理,且在病人久卧病床之后肌体僵硬、血液流动不畅、肌肉疼痛等,需要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训练,使得患者身体得到放松而加快恢复,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只能单纯地针对患者的上肢或者下肢进行锻炼,无法做到上下肢同步锻炼,康复效果不好,为此,我们提出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台和支撑板,支撑台的中间位置开设出两道平行的直槽,直槽内分别安装有丝杠,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副,移动副与支撑台的尾端对应位置分别铰接有活动臂,并且位于两边的活动臂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座形成钳臂式交叉设计,对应两边的活动臂的顶端铰接在同一个支撑板的底面两侧,丝杠的端部引出连接轴,连接轴从支撑台的内部贯穿,连接轴向支撑台的头端延伸并插设在支撑台内部设置的控制室中,控制室向上引出可旋转的支撑轴,支撑轴的顶端设置有转盘,所述支撑台在其头端沿边缘设置有靠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室的内部设置有圆锥齿轮组合,圆锥齿轮组合有两个保持啮合关系的圆锥齿轮组成,其中一个圆锥齿轮安装在控制室的侧壁上,另一个圆锥齿轮安装在控制室的顶壁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杠的端部连接转动,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部件转动安装在控制室侧壁上的圆锥齿轮中心。
优选的,安装在控制室顶壁上的圆锥齿轮中心通过轴承部件转动连接有竖向的支撑轴,支撑轴向上贯穿支撑台并延伸至支撑台的台面以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的顶端对接在所述转盘的底面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台面上设置有软垫,软垫位于支撑板与靠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方案提出的锻炼装置,解决了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无法对患者上下肢进行协同锻炼恢复,康复效果不好的问题,本锻炼装置的提出,患者可以同时针对上下肢进行恢复锻炼,有利于恢复身体协调性与力量,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康复效果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心血管内科康复锻炼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台;2、丝杠;3、移动副;4、连接座;5、活动臂;6、支撑板;7、连接轴;8、控制室;9、圆锥齿轮组合;10、支撑轴;11、转盘;12、靠板;13、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人民医院,未经溧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0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发射车架
- 下一篇:新型播音主持用扩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