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牵张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26016.5 | 申请日: | 202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2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浩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牵张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牵张带,包括多组皮肤牵张带,每组皮肤牵张带包括一个环形皮筋和两个吸引器内管,吸引器内管上均开有供环形皮筋穿过的皮筋孔,环形皮筋分别穿过两个吸引器内管的皮筋孔,将两个吸引器内管固定在需闭合伤口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用缝合针带一端固定于吸引器内管的环形皮筋缝合需闭合伤口,缝合两侧皮缘后穿过做好的吸引器内管,通过环形皮筋与吸引器内管的摩擦力固定,便于根据伤口愈合程度调整紧张度;制作简单,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牵张带,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换言之,切口愈合的早晚、好坏并不与紧密程度完全成正比,过紧过松均可导致愈合不良,而现有的缝合线无法根据伤口愈合程度调整紧张度,不利于伤口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皮肤牵张带,该牵张带用缝合针带一端固定于吸引器内管的环形皮筋缝合需闭合伤口,缝合两侧皮缘后穿过做好的吸引器内管,通过环形皮筋与吸引器内管的摩擦力固定,便于根据伤口愈合程度调整紧张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皮肤牵张带,包括多组皮肤牵张带,每组皮肤牵张带包括一个环形皮筋和两个吸引器内管,所述吸引器内管上均开有供环形皮筋穿过的皮筋孔,所述环形皮筋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吸引器内管的皮筋孔,将两个所述吸引器内管固定在需闭合伤口的两侧。
所述吸引器内管采用一次性吸引器内管按需要剪成1-2cm的长度。
所述皮筋孔设置在所述吸引器内管的中间,为0.8mm克氏针打出的小孔。
两个所述吸引器内管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所述环形皮筋通过皮筋孔穿过所述吸引器内管,并通过摩擦力与所述吸引器内管固定。
所述环形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所述吸引器内管内左右移动。
所述缝合针双线带所述环形皮筋穿过其中一个所述吸引器内管,将该所述吸引器内管固定在需闭合伤口的一侧,然后缝合针双线带所述环形皮筋依次穿过需闭合伤口的两侧皮缘以及另一个所述吸引器内管,将另一个所述吸引器内管固定在需闭合伤口的另一侧。
所述环形皮筋为直径1mm的普通环形橡皮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牵张带用缝合针带一端固定于吸引器内管的环形皮筋缝合需闭合伤口,缝合两侧皮缘后穿过做好的吸引器内管,通过环形皮筋与吸引器内管的摩擦力固定,便于根据伤口愈合程度调整紧张度;
2、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牵张带制作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牵张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牵张带的吸引器内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环形皮筋,2为吸引器内管,3为皮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浩,未经李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6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牧草的畜牧业种子脱落机
- 下一篇:一种减少机械振动和噪音的高压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