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视觉智能化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24041.X | 申请日: | 2021-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44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利;李延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王如意 |
| 地址: | 459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视觉 智能化 测量 装置 | ||
一种计算机视觉智能化测量装置,包括三脚支架、直管、活动杆、固定螺栓、高度微调座和测量装置本体,通过在三脚支架和测量装置本体之间设置了高度微调装置,高度微调装置通过转动调节杆的螺杆对活动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对测量装置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且调节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转杆和转动限制机构,通过按下控制转杆顶端的压杆即可实现转动限制机构固定,对螺杆的转动进行限制,避免螺杆容易转动使测量装置本体的高度移动,且手握控制转杆即可断开转动限制机构的转动固定,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增加测量装置本体的高度调节稳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置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计算机视觉智能化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更进一步的说,就是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机器视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图像。
许多工程中需要进行距离的测量,如电力工程施工、工程机械施工等,通过距离测量测量仪器进行测量,通常测量仪器放置在支架上,但支架的高度固定,在支架固定完成后,需要对测量装置本体的高度进行微调,现有一般通过螺杆转动对其高度进行调节,但未对螺杆进行固定,导致螺杆容易转动,使测量装置本体的高度固定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计算机视觉智能化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计算机视觉智能化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三脚支架和高度微调座,所述三脚支架内中部设置有直管,所述直管顶端与活动杆相互插接,所述直管外侧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且固定螺栓内壁与活动杆相互锁固,所述高度微调座底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高度微调座顶端安装有测量装置本体,所述高度微调座包括底板、限位杆、活动板、调节杆和轴座,所述底板顶端边角处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端与活动板相互插接,所述活动板内部右侧贯穿有调节杆,且调节杆与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底端贯穿轴座,且轴座内壁与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轴座固定于底板顶端右侧,所述底板底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顶端左侧与测量装置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包括螺杆、控制转杆和转动限制机构,所述螺杆顶端与控制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底端安装有转动限制机构,所述螺杆竖直贯穿活动板和轴座,且活动板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转动限制机构安装于底板底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转杆包括外壳、压杆、连接杆、直杆、卡块、第一弹簧、支板、推块和第二弹簧,所述外壳顶端与压杆相互插接,所述压杆底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压杆右侧中部横向插接有直杆,所述直杆右端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卡块右端与外壳相互扣接,所述卡块左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压杆弹性连接,且第一弹簧套接在直杆外侧,所述外壳右侧嵌入有支板,所述支板左端中部设置有推块,所述压杆底端通过第二弹簧与螺杆弹性连接,且第二弹簧套接在连接杆外侧,所述连接杆底端贯穿螺杆与转动限制机构相连接,所述外壳底端与螺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限制机构包括活动转轴、连杆、弧形齿板、光杆、齿圈和固定板,所述活动转轴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沿活动转轴转动连接,且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弧形齿板转动连接,所述弧形齿板内部前后两侧均贯穿有光杆,所述弧形齿板外侧设置有齿圈,所述齿圈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底板底端,所述活动转轴顶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光杆顶端与螺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调节杆均呈竖直设置,且限位杆表面呈光滑状,活动板内壁预先限位杆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板呈弧形状,且支板收缩完全嵌入至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连杆设置有两根,且两根连杆均由上至下向外倾斜。
优选的,所述光杆表面呈光滑状,且弧形齿板内壁与光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4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