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异形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23126.6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吴林军;王华波;杨道海;王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维律师事务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苍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异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异形壶,包括异形外壳、异形内胆、外壳底、内胆底、杯盖,异形外壳的底部与外壳底焊接,异形内胆的底部与内胆底焊接,异形外壳和异形内胆之间形成真空层,异形外壳的顶部焊接有口圈,异形外壳通过口圈与异形内胆的口部焊接,杯盖与异形内胆的口部螺纹连接,杯盖上设有吊环,异形外壳的背面设有圆弧压凹,异形内胆的背面设有椭圆形压凹,圆弧压凹与椭圆形压凹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圆弧压凹根据人体的腰部形状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从而使用者能将异形壶挂在腰间,携带非常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在异形内胆背面与圆弧压凹相对应的设置椭圆形压凹,也解决了圆弧压凹处真空层厚度不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形壶,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异形壶。
背景技术
杯壶是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物品,且人们在外出时会随身携带,传统的标准形状的杯壶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多样的需求。由于现有的杯或壶呈圆形,无法与人体贴合,尤其是与人的腰部贴合,使用者无法便捷的将其别在腰间随身携带。现有的异形壶也都不具备人体工学设计,尤其是与人体腰线贴合的效果,因此,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便携式异形壶丞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形杯壶无法与人的腰部贴合、不具备人体工学设计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便携式异形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异形壶,包括异形外壳、异形内胆、外壳底、内胆底、杯盖,所述异形外壳的底部与外壳底焊接,所述异形内胆的底部与内胆底焊接,所述异形外壳和异形内胆之间形成真空层,所述异形外壳的顶部焊接有口圈,所述异形外壳通过口圈与异形内胆的口部焊接,所述杯盖与所述异形内胆的口部螺纹连接,所述杯盖上设有吊环,所述异形外壳的背面设有圆弧压凹,所述异形内胆的背面设有椭圆形压凹,所述圆弧压凹与椭圆形压凹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便携式异形壶的结构中,异形外壳和异形内胆之间形成真空层,起到保温的作用。口圈起到与杯盖配合,并与异形内胆的口部焊合能增强异形壶口部强度的作用。杯盖上设有吊环,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
圆弧压凹根据人体的腰部形状设计,很好贴合在腰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从而使用者能将异形壶挂在腰间,携带非常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在异形内胆背面与圆弧压凹相对应的设置椭圆形压凹,避免圆弧压凹与异形内胆的背面接触,也解决了圆弧压凹处真空层厚度不均匀,进一步保证异形壶的保温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异形壶,所述异形外壳的正面和背面、异形内胆正面上均阵列有加强筋。
由于圆弧压凹处具有宽大的弧形压凹结构,导致异形外壳的面强度较差,加强筋能增强异形外壳、异形内胆的面强度,避免异形壶尤其是圆弧压凹处在抽真空时产生形变。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异形壶,所述椭圆形压凹具有三层台阶,所述椭圆形压凹的底面还设有椭圆凸筋。
由于宽大的弧形压凹导致面强度较差,椭圆形压凹上三层台阶能够增强椭圆形压凹处的强度。由于椭圆形压凹的底部还存在强度较差的弧形面,故在椭圆形压凹的底部再次成型椭圆凸筋,能整体增强椭圆形压凹的面强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异形壶,所述异形内胆的口部设有缩口台阶,所述缩口台阶与口圈适配。
缩口台阶起到增强异形内胆的口部强度的作用,与口圈焊接后能进一步增强异形壶口部的厚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异形壶,所述异形外壳、异形内胆通过水涨工艺成型,所述内胆底的边缘超出异形内胆底部的边缘,所述外壳底的边缘超出异形外壳底部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3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用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