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柔性交流充电堆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21113.5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1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和;耿毓良;谭立威;黄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云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18;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动汽车 柔性 交流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柔性交流充电堆,包括充电堆体,所述充电堆体的前后端的中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充电堆体的前后端一侧的上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远离充电堆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门,所述滑动板的顶部远离滑动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制板,所述第二限制板的顶端相邻凹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制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在第二滑槽顶部的弹簧拉力作用下,移动块在第二滑槽内部滑行束缚多余输电线利用磁吸带吸附在凹槽内壁,滑动门通过滑动板以及滚珠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并利用不同槽高防止自身滑行脱离,设计简洁实用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柔性交流充电堆。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问题不断被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世界的主流交通工具之一电动汽车的使用与普及离不开大范围电力充电设施的建设,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设计标准分为国标与非国标两种且充电的功率多有不同使得充电设备普及大受影响,而交流柔性充电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由一个主机和N个辅机组成,主机和辅机形成一个微型充电站,可同时支持多辆新能源汽车,非国标车辆充电,主机智能柔性分配自身及辅机的功率提供10A以及16A,国标充电枪配置灵活,单个主机和辅机又可灵活配置多路输出,解决多辆车充电以及现场车位布局散乱情况,施工成本低,适用于商场超市、小区、公共停车场所。
现有的交流柔性充电堆有两大问题,一是充电线束过长,使用过程中经常散落在地,不利于管理,在小区以及公共停车场所线束容易绊倒行人儿童等等,二是线束长期暴露在室外容易被雨水浸泡,地面磨损侵蚀,导致绝缘体破损,易漏电,十分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柔性交流充电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柔性交流充电堆,包括充电堆体,所述充电堆体的前后端的中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充电堆体的前后端一侧的上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远离充电堆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门,所述滑动板的顶部远离滑动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制板,所述第二限制板的顶端相邻凹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制板,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第二滑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移动块的一侧,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输电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充电堆体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顶端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滚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底端且弹簧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顶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限制板以及第一限制板相邻凹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电线的外周从上往下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三个磁吸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电线的顶端均设置有充电枪且充电枪均设置在凹槽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均设置有通槽且通槽均套设在输电线的外周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云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云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1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