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丸器总成的底部落砂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17765.1 | 申请日: | 2021-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00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南海;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鸿航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 代理公司: | 临沂亚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63 | 代理人: | 王云涛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总成 底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丸器总成的底部落砂结构,包括底座和安装组件,所述底座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底座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防护罩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防护罩内部的下端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内部设置有防堵塞组件,当电机通过旋转轴带动叶轮在防护罩的内部进行旋转,当旋转轴转动时,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带动曲轴进行旋转,曲轴通过连接套和活动连杆带动敲打条沿着安装杆表面反复移动,便于敲打条通过海绵条对过滤网进行敲打,避免过滤网堵塞,影响磨料的下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丸器总成的底部落砂结构。
背景技术
抛丸器中的双圆盘铆接成一体,构成叶轮体,叶轮体上装有八片叶片,叶轮体与位于抛丸轮中心的分丸轮一起装在由电动机驱动的主轴上。罩内衬有护板,罩壳上装有定向套及进丸管。工作时,弹丸由进丸管流入抛丸器。跟叶片作同步旋转的分丸轮使弹丸得到初速度。弹丸经定向套的窗口飞出,抛到定向套外面的高速旋转的叶片上,被叶片进一步加速后,抛射到被清理工件的表面上。因为分丸轮和叶片作同步旋转保证了弹丸向叶片的无振动传递,从而减小了对叶片的磨损。
现有抛丸机的底部抛丸器在抛丸结束后由于工件表面残留有磨料,磨料会落入底部的抛丸器中将底部的抛丸器堵死,无法对残留的磨料进行很好的清除,而且在将磨料下料时,容易造成过滤网堵塞,影响落砂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抛丸器总成的底部落砂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丸器总成的底部落砂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丸器总成的底部落砂结构,包括底座和安装组件,所述底座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底座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与穿插在防护罩内部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防护罩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防护罩内部的下端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内部设置有防堵塞组件,所述底座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于集中收集磨料的接料盒。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卡套、拉块、卡杆、安装块、穿孔、插槽、安装杆、连接槽和滑块,所述穿孔开设在过滤网的两侧。
优选的,穿孔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穿孔的内部穿插有固定在防护罩内壁下端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穿插在穿孔内壁的卡套,所述卡套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槽活动连接的滑块。
优选的,所述卡套上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插槽相配合的卡杆,所述卡杆与插槽呈交错分布,所述卡杆的下端与过滤网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卡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拉块。
优选的,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安装杆、缓冲弹簧、海绵条、敲打条、曲轴、连接套和活动连杆,所述曲轴活动安装在下料筒内部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曲轴的一端通过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与旋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曲轴的表面活动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连杆。
优选的,所述下料筒内部上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均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安装杆之间活动安装有敲打条。
优选的,所述敲打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海绵条,所述敲打条的下端与活动连杆的上端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鸿航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鸿航金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7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