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隐身面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13440.6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9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贾怡;肖林;常慧聪;俞耀伦;郭楠;杨昌;胡燕燕;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D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隐身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隐身面罩,包括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的面罩体,所述面罩体包括透明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主体上的薄膜,所述薄膜包括若干红外隐身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隐身面罩,其上设置有红外低发射率的薄膜,可以有效降低红外侦查装备测定的红外温度,实现面部与背景的融合,达到面部隐身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隐身面罩轻便灵活、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在实现红外隐身的同时,对佩戴者的视线无遮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面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隐身面罩。
背景技术
当前,红外侦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战场、反恐等场合中人体的伪装隐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夜间环境下,人体的温度往往高于环境温度,人体产生的热辐射,很容易被红外侦查装备探测,从而造成隐藏位置的暴露并发生危险。
人体的躯干、四肢以及头部尚可通过穿戴的迷彩服、迷彩帽,通过隔热作用,一定程度降低人体的热辐射,实现红外隐身的效果;然而,人体的面部没有衣物的遮挡,因此相较于躯干,在红外侦查装备下面部成为更明显的热源,从而暴露隐藏的位置。因此,为实现更好的人体红外隐身效果,迫切需要解决面部的红外隐身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红外隐身面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面部的红外隐身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红外隐身面罩,包括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的面罩体,所述面罩体包括透明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明主体上的薄膜,所述薄膜包括若干红外隐身层。
可选地,所述红外隐身层包括ITO薄膜、FTO薄膜、ATO薄膜、 AZO薄膜、金属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金属薄膜选自银、金、铝、铜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透明主体包括靠近面部一侧的内表面以及背离面部一侧的外表面,所述薄膜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薄膜的厚度为10nm-2000nm。
可选地,所述薄膜包括一层或多层层叠设置的红外隐身层。
可选地,所述薄膜中的多层红外隐身层的材料不同。
可选地,所述透明主体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透明主体的厚度为20μm-5000μm。
可选地,用于佩戴的所述固定装置选自固定带和固定支架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鼻架和镜架,所述面罩体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镜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隐身面罩,其上设置有红外低发射率的薄膜,可以有效降低红外侦查装备测定的红外温度,实现面部与背景的融合,达到面部隐身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隐身面罩轻便灵活、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在实现红外隐身的同时,对佩戴者的视线无遮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隐身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罩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3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建筑混凝土管桩用粉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