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顶弹针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11800.9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龙;陈伟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德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45/33;B29C45/44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郑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顶弹针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斜顶弹针模具结构,包括产品本体和斜顶弹针,所述产品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后模镶件,所述弹针限位面的内部设置有弹针压块,所述斜顶弹针连接于回位弹簧的表面,所述斜顶弹针的外部包裹有斜顶镶件,所述斜顶镶件的表面还设置有斜顶本体,所述动力杆的底部连接有斜顶座,且动力杆的中部设置有导向块,该斜顶弹针模具结构,当斜顶本体往上顶出产品本体时,在力的相互运动下,斜顶本体与产品本体慢慢脱离产品胶位,当产品本体脱离胶位后不再有拉产品的风险时,斜顶弹针脱离弹针限位面与产品本体同步顶出完全脱离倒扣,完成产品本体顶出此模具结构在日常加工和注塑生产时具有稳定可靠,组装方便,维修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斜顶弹针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行业里,机械运动斜顶是常用的运动方式,在产品有扣位,不能直接脱模时,就要用到斜顶结构,而斜顶结构又名斜梢结构,主要用于产品脱模。
市场上的斜顶结构由于行程较短的原因导致无法使得产品完全脱模,导致产品有一部分仍在产品胶位内部时需要向外拉动产品使其脱模,但这样做容易导致产品拉伤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斜顶弹针模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斜顶弹针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斜顶结构由于行程较短的原因导致无法使得产品完全脱模,导致产品有一部分仍在产品胶位内部时需要向外拉动产品使其脱模,但这样做容易导致产品拉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斜顶弹针模具结构,包括产品本体和斜顶弹针,所述产品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后模镶件,且后模镶件的表面开设有弹针限位面,所述弹针限位面的内部设置有弹针压块,且弹针压块的表面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斜顶弹针连接于回位弹簧的表面,所述斜顶弹针的外部包裹有斜顶镶件,且斜顶镶件的表面四周设置有斜顶镶针,所述斜顶镶件的表面还设置有斜顶本体,且斜顶本体的底部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底部连接有斜顶座,且动力杆的中部设置有导向块。
优选的,所述斜顶本体与斜顶镶件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且斜顶镶件通过斜顶弹针与弹针压块之间构成插合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斜顶弹针通过回位弹簧与弹针压块之间构成弹性连接,且斜顶弹针之间关于弹针压块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弹针压块的外口结构与弹针限位面的内口结构相吻合,且动力杆顶端贯穿后模镶件后位于弹针限位面内部。
优选的,所述动力杆与斜顶座之间呈转动活动连接,且斜顶本体通过动力杆做升降运动。
优选的,所述斜顶本体外表面弧度与后模镶件外表面弧度相吻合,且斜顶本体通过动力杆沿斜顶弹针外壁做滑动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斜顶弹针模具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当斜顶本体往上顶出产品本体时,在力的相互运动下,斜顶本体与产品本体慢慢脱离产品胶位,而同步斜顶弹针在后模镶件的弹针限位面的作用下不做运动依然顶着产品本体,当产品本体脱离胶位后不再有拉产品的风险时,斜顶弹针脱离弹针限位面与产品本体同步顶出完全脱离倒扣,完成产品本体顶出,实现产品本体脱模目的,同时避免产品本体受到拉伤,此模具结构在日常加工和注塑生产时具有稳定可靠,组装方便,维修成本低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顶弹针模具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顶弹针模具结构的斜顶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顶弹针模具结构的弹针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顶弹针模具结构的产品本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德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德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1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