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熄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05985.2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7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姜士敏;石巧囡;王磊;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何家鹏;丁芸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熄焦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熄焦装置,包括:循环管路以及依次设置在循环管路上的干熄炉、一次除尘器、余热锅炉、二次除尘器以及换热器,其中:在干熄炉的出口与余热锅炉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空气入口和空气导入装置,空气导入装置配置为将室外空气从第一空气入口导入循环管路;在干熄炉上设置有第二空气入口。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得导入空气法更好地适应大型化干熄焦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煤炭焦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熄焦装置。
背景技术
干熄焦(CDQ),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炽热焦炭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
干熄焦装置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干熄焦装置气体循环系统的安全性,必须有效控制循环气体中可燃组分的浓度。目前将循环气体中可燃组分的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氮气稀释法,即连续向气体循环系统供入一定量的氮气;另一种是导入空气法,即在干熄炉环形风道导入空气将可燃组分燃烧。但导入空气法更为经济,而且有利于提高锅炉入口温度,提高锅炉产汽量,因而被广泛采用。
目前的干熄焦装置空气导入方式基本设置在环形风道处,利用干熄炉环形风道自身的负压或者风机提供的动力,通过金属管道将空气引入干熄炉环形风道内,与循环气体中的可燃组分CO、H2发生燃烧反应,降低可燃组分浓度,但同时也存在着焦粉的燃烧反应,由于可燃组分与红焦挥发分、焦粉与焦炭质量密切相关,且随着焦炉大型化的发展,其配套的干熄焦装置规模也随之大型化,现有的空气导入量也大幅度增加且波动也变大,其对于干熄焦装置的生产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使导入空气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型化干熄焦装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熄焦装置,以使导入空气法更好地适应大型化干熄焦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熄焦装置,包括:循环管路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干熄炉、一次除尘器、余热锅炉、二次除尘器以及换热器,其中:
在所述干熄炉的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空气入口和空气导入装置,所述空气导入装置配置为将室外空气从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导入所述循环管路;
在所述干熄炉上设置有第二空气入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在干熄炉的出口与余热锅炉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空气入口和空气导入装置,在干熄炉上设置有第二空气入口,这样,当需要向干熄焦装置内导入空气时,可以从第二空气入口导入一部分空气,在第一空气入口处导入一部分空气,使得在两个空气入口处导入的空气总量,能够与循环管路内的待处理气体发生充分的燃烧反应,从而有效控制干熄焦装置内待处理气体的浓度,进而使得总空气量能够满足更大型化的干熄焦装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得空气导入法更好地适应大型化干熄焦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熄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一次除尘器上的第一空气管路,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和所述空气导入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空气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导入装置为变频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熄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干熄炉的第二空气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空气管路上的调节阀,所述第二空气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空气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熄焦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调节阀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调节阀的流量,以使所述第二空气管路上的空气流量为预设定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熄焦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循环管路内待处理气体浓度的气体检测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变频风机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所述变频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第一空气入口处的空气流量随所述待处理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5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颌面外科术后负压引流球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纸箱包装机纸箱上端面封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