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机房用防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04928.2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9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肖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汇睿大数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初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3 | 代理人: | 曹雪菲 |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桂城新城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机房 防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机房用防潮结构,涉及数据机房技术领域,包括数据机房主体,数据机房主体的房门处活动安装有两扇左右对称设置的密封房门,数据机房主体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调外机,空调外机的出风管贯穿数据机房主体的背板固定连通有位于数据机房主体内腔底部的通风散热基座。上述方案,空调外机的出风口通过通风散热基座与数据机房主体内腔相连通,在空调外机通过双通除湿风箱和滤尘风筒向数据机房主体内腔输送冷风来辅助电气元件基座顶部安装的电气元件快速散热降温时,利用双通除湿风箱内腔填充的硅胶颗粒物来吸收除去冷风中的湿气,避免了电气元件受潮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机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机房用防潮结构。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逐渐发展,数据中心机房内经常会安装有多组电气元件,它们对使用环境有特定要求,否则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因此数据机房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在机房内部设置防潮结构,以避免机房内部电气元件受潮损坏,但现有的数据机房大多通过设置通风机构来带走机房内部的湿气,从而保证机房的干燥,但通风机构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时,反而会导致机房内部环境变得潮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机房用防潮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数据机房大多通过设置通风机构来带走机房内部的湿气,从而保证机房的干燥,但通风机构遇到连绵阴雨天气时,反而会导致机房内部环境变得更加潮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机房用防潮结构,包括数据机房主体,所述数据机房主体的房门处活动安装有两扇左右对称设置的密封房门,所述数据机房主体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的出风管贯穿所述数据机房主体的背板固定连通有位于所述数据机房主体内腔底部的通风散热基座,所述数据机房主体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通风散热基座上方的电气元件基座,所述通风散热基座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数据机房主体背板的内壁为固定连接的电控风管,所述电控风管的顶端口固定连通有位于所述数据机房主体内腔顶部的双向通风机组。
优选地,所述电气元件基座包括多孔基板,所述多孔基板底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数据机房主体内腔的底面为固定连接的支撑底脚。
优选地,所述多孔基板为一体形成的高强度合金板,所述多孔基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通风孔,所述多孔基板通过四个所述支撑底脚固定安装于所述通风散热基座的出风口上方。
优选地,所述通风散热基座包括双通除湿风箱,所述双通除湿风箱顶面的出风口固定安装有滤尘风筒,所述双通除湿风箱的内腔填充有硅胶颗粒物。
优选地,所述双通除湿风箱顶面的进风口通过所述电控风管与所述双向通风机组相连通,所述双通除湿风箱背面的进风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空调外机的出风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双向通风机组包括三通风箱,所述三通风箱底部的进风口固定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三通风箱顶部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防雨顶盖,所述三通风箱的底部固定安装位于所述轴流风机右侧的湿度检测器。
优选地,所述三通风箱底部的出风口与所述电控风管的顶端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湿度检测器与所述电控风管内部的电控阀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汇睿大数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肇庆汇睿大数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4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加料的粘合剂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染色试剂盒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