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带输送机弹性张紧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104557.8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1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宫雷汝;金光哲;徐文强;陈丽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锐尔凯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B65G15/32;B65G4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耿彩红 |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带 输送 弹性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输送机弹性张紧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辊,两个所述传动辊外共同套设有传送带,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相互对应的升降槽和滑动槽,所述升降槽内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贯穿滑动槽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横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箱体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滚轮对应的滚轮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转动的第一滚轮的升降来对传送带的张紧进行调整,传送带运行时第一滚轮随之转动,产生的滚动摩擦力较小,不会影响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启动机构在传送带松弛时自动蜂鸣,提醒工作人员调整传动带的张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弹性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输送机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带式输送机是当前散状物料输送的主要方式 。
现有的皮带输送机的弹性张紧机构中,通常使用凸轮来调整传送带的张紧,但是由于传送带运行时,凸轮是不能转动的,使得传送带传动时与凸轮之间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可能会降低传送带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张紧机构中,传送带已经过度松弛,不能正常运转时,工作人员才知道需要调紧传送带,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传送带不能使用了,会耽误整个传送的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皮带输送机弹性张紧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带输送机弹性张紧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辊,两个所述传动辊外共同套设有传送带,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相互对应的升降槽和滑动槽,所述升降槽内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贯穿滑动槽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横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箱体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滚轮对应的滚轮槽,所述第一滚轮贯穿滚轮槽与传送带相抵,所述横杆与箱体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与圆筒的内底面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传送带相抵,所述箱体外表面安装有蜂鸣器,所述圆筒与蜂鸣器之间设有启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横杆固定连接的升降块,所述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升降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启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圆筒内壁上的第一电触片,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触片对应的第二电触片,所述第一电触片、第二电触片均与蜂鸣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触片与第二电触片均为铜片,所述第一电触片位于第二电触片上方。
优选地,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箱体通过支撑台放置在地面上。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辊上配备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辊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第一滚轮的升降来调整传送带的张紧,传送带运行时第一滚轮也可以转动,转动时产生的滚动摩擦力较小,不会对传送带产生本身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2、启动机构会在传送带松弛时自动蜂鸣,提醒工作人员需要调整传送带的张紧,避免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传送带已停止运行,耽误传送的整体进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转动的第一滚轮的升降来对传送带的张紧进行调整,传送带运行时第一滚轮随之转动,产生的滚动摩擦力较小,不会影响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启动机构在传送带松弛时自动蜂鸣,提醒工作人员调整传动带的张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带输送机弹性张紧机构的主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锐尔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锐尔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4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