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和轨道梁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01333.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2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作仙;冀文恒;黄邦;陆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02 | 分类号: | B61L1/02;B61L1/14;B61L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林婧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检测 组件 | ||
1.一种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线发射器(2)和光线接收器(3),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1)用于安装在轨道梁本体(4)上,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1)的感应电动势能够在轨道车辆经过时发生变化,所述光线发射器(2)和所述光线接收器(3)用于安装在所述轨道梁本体(4)上并设置为沿所述轨道梁本体(4)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光线发射器(2)用于发射光线,所述光线接收器(3)用于接收所述光线发射器(2)发射的光线,所述光线发射器(2)设置为使其发射的光线能够在轨道车辆经过时被所述轨道车辆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轨道梁本体(4)上的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
所述光线发射器(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5)内,所述光线接收器(3)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6)内,所述第一壳体(5)和所述第二壳体(6)均具有透光部(51),所述第一壳体(5)的透光部(51)与所述光线发射器(2)的发射端(21)相对,所述第二壳体(6)的所述透光部(51)与所述光线接收器(3)的接收端(31)相对;
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5)和/或所述第二壳体(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和所述第二壳体(6)内均设置有除湿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7)包括加热件(71),所述第一壳体(5)和所述第二壳体(6)内均设置有湿度传感器(8),所述加热件(71)与所述湿度传感器(8)电连接,所述加热件(71)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湿度值开启加热或关闭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和所述第二壳体(6)内均设置有清洁装置(9),所述清洁装置(9)用于清洁所述透光部(51)上的污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9)包括驱动装置(91)和清洁刷(92),所述清洁刷(92)用于清扫所述透光部(51),所述驱动装置(91)与所述清洁刷(92)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清洁刷(92)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检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清洁装置(9)电连接的定时触发模块(10),所述定时触发模块(10)用于周期性的触发所述清洁装置(9)清洁所述透光部(51)上的污物。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和所述第二壳体(6)均包括与所述透光部(51)在所述轨道梁本体(4)的宽度方向相对的安装板(53)、以及形成在所述安装板(53)与所述透光部(51)之间的两个侧板(52),两个所述侧板(52)沿所述轨道梁本体(4)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从所述侧板(52)靠近所述安装板(53)的一端到所述侧板(52)靠近所述透光部(51)的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壳体(5)的侧板(52)与所述第二壳体(6)的侧板(52)之间的距离(L1)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1)与所述光线接收器(3)设置为位于所述轨道梁本体(4)的同一侧。
10.一种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梁本体(4)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检测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通信信号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通信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13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