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地热能转换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00109.0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陈万明;朱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13 | 分类号: | F24T10/13;E02D5/58;E02D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 |
地址: | 330008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地热能 转换 预应力 混凝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低温地热能转换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包括管桩本体和换热器,换热器上设有用于连接管桩本体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和第一弹性件,连接块滑动设置于换热器上,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块相连,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环相连,管桩本体上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用于供连接块嵌合。本申请具有换热器可与管桩本体快速连接,换热器稳定连接于管桩本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地热能转换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桩是目前工地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可用于房屋建筑、桥梁施工等领域。管桩通过吊装调整标高、插桩、捶打、接桩、送桩等步骤,实现管桩进入地下,形成桩基。
由于地表土壤、地下水、河流等,吸收太阳能、地热能,使得自身具有一定的低温地热能,为了充分利用土壤的低温地热能,通常采用在管桩内安装换热器,通过换热器与土壤进行热能交换,换热器再将交换的热量输送至发电、发热等生产设备中,对低温地热能进行有效地利用。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管桩与换热器直接连接,换热器与管桩的连接点位于管桩内部,换热器存在安装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换热器安装不便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低温地热能转换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低温地热能转换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地热能转换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包括管桩本体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有用于连接管桩本体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块滑动设置于换热器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块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环相连,所述管桩本体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供连接块嵌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换热器时,将换热器沿管桩本体长度方向滑动,当连接块与连接槽对齐时,第一弹性件可自动驱动连接块与连接槽嵌合并保持嵌合状态。仅需在管桩本体上开设连接槽,进而通过连接块与连接槽的嵌合,实现换热器与管桩本体的连接,无需在管桩本体内部连接换热器,使用者操作较为简便。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于连接块远离换热器的一端,所述导向部用于导向连接块朝向换热器中心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换热器时,连接块上的导向部与管桩本体内壁抵接,连接块在导向部的导向下,自动朝向换热器滑动,使得换热器可稳定沿管桩本体内壁滑移,当连接块与连接槽对齐时,连接块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滑移至与连接槽卡合,实现换热器与管桩本体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槽内壁上包覆有减震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桩过程中,连接块可在连接槽的震动可由减震层吸收,保障换热器与管桩本体之间连接稳定,保障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上设有连接环,所述换热器上设有滑块,所述连接环上设有相连通的滑槽和固定槽,所述滑槽沿连接环轴线延伸设置,所述固定槽沿连接环周向延伸设置,所述滑槽用于供滑块滑移连接,所述固定槽用于供滑块卡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环与换热器相连,换热器不与管桩本体直接相连,留有一定的空间,打桩过程中降低因换热器与管桩本体内壁碰撞导致换热器损坏的可能性。安装连接环时,将换热器上的滑块沿滑槽滑移,滑块滑移至极限位置后,转动连接环,使滑块与固定槽嵌合,即可实现连接环与换热器的稳定连接,稳定为换热器与管桩本体之间提供空隙,降低换热器与管桩本体内壁摩擦损坏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0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丙烷脱氢的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不干胶模切机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