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打捞筒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95760.3 | 申请日: | 202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0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成;李中华;柴英;赫珍;李天聪;孙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打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程井下作业打捞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液压打捞筒。该液压打捞筒包括筒体、活塞和抓齿;筒体具有用于与打捞管柱连接的上接头,筒体内具有用于容纳落物或落物鱼顶的容纳腔;活塞安装在筒体中,具有上下贯通的、可通过丢球封闭的通道,筒体与活塞之间设有剪钉;抓齿有两个以上,位于所述活塞之下并绕筒体轴线布置,筒体的靠近下端口处设有在抓齿向下移动时引导抓齿向内收缩的引导结构。向活塞打压可剪断剪钉并驱使抓齿下移,抓齿在在引导结构的作用下向筒体中心收缩,从而便可将落物的鱼顶固定或封在筒体的容纳腔中,进而在上提打捞管柱时避免落物脱开筒体,解决现有打捞装置打捞成功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程井下作业打捞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液压打捞筒。
背景技术
油水井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丝堵、凡尔球封隔器胶筒及橡胶件等小件落物落井的情况。目前,各油田打捞小件落物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一是下一把抓打捞筒进行打捞,二是下磨鞋将小件落物磨碎洗出,三是下内捞钩打捞。
一把抓打捞投筒的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4703819U的专利说明书记载,包括上接头,上接头呈筒形,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打捞管柱连接的内螺纹,在上接头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抓钩,各抓钩绕上接头的中心线均布,每个抓钩的底部向下延伸至上接头之外并向内弯曲。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打捞管柱与上接头连接将一把抓打捞筒下入井内,在下入的过程中,使落物的鱼顶进入至抓钩所围成的容纳腔中或相邻抓钩之间的间隙内,然后加压并旋转一把抓打捞筒,将已经压弯变形的抓钩按其旋转方向形成螺旋状,从而使得落物被抓钩抱紧或夹紧而捞获。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一把抓打捞筒虽然能将落物引到打捞筒内,但由于人工井底或鱼顶不规则,打捞过程中抓钩不能完全收拢,打捞效果较差。
磨鞋虽然能磨铣钢件,但是丝堵、凡尔球、橡胶件这类落物的鱼顶不稳定,磨铣过程中落物易滑动、移动或跟磨鞋一起转动,影响磨铣效果,特别是在落物为橡胶件时,磨铣效果更差。
公告号为CN203230366U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井下落物打捞筒,该打捞筒为一种内钩式打捞筒,包括上接头及筒体,上接头用于与打捞管柱连接,筒体中安装有活塞,活塞中心具有通道,筒体与活塞之间设有剪钉,在活塞的下端设置了内钩。作业时,通过打捞管柱将该打捞筒下入井下落物鱼顶处,将落物鱼顶引入筒体内,再通过向打捞管柱投球加液压推动活塞,活塞剪断剪钉下行,驱使内钩固定鱼顶,最后上提打捞管柱完成打捞作业。内钩打捞虽然能将部分碎橡胶件携带出井筒,但是,由于橡胶件易变行、弹性大,内钩齿挂不牢,一次打捞成功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打捞筒,以解决现有打捞装置打捞成功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打捞筒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液压打捞筒,包括:
筒体,具有用于与打捞管柱连接的上接头,筒体内具有用于容纳落物或落物鱼顶的容纳腔;
活塞,安装在筒体中,具有上下贯通的、可通过丢球封闭的通道,筒体与活塞之间设有剪钉;
抓齿,有两个以上,位于所述活塞之下并绕筒体轴线布置,所述筒体的靠近下端口处设有在抓齿向下移动时引导抓齿向内收缩的引导结构。
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打捞筒的筒体中设置了活塞,并且筒体的靠近下端口处设置了所述引导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可通过向所述活塞打压来剪断所述剪钉,进而通过活塞的下移来驱使抓齿下移,抓齿在下移的过程中,在所述引导结构的作用下向筒体中心收缩,从而便可将落物的鱼顶固定在筒体的容纳腔中,或者将落物整体封在容纳腔中,进而在上提打捞管柱时避免落物脱开筒体,解决现有打捞装置打捞成功率低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结构为设于筒体内壁上的引导面。以引导面作为引导结构,便于加工并且可靠性好。
更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面为弧形面。弧形面作为引导面具有更好的平顺性,能够避免抓齿卡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957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渣浆耙式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改良后的生理盐水针剂预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