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洞口或桥梁的雪崩防护导流工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93407.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0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马磊;马胜;刘健;胡智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尚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4 | 代理人: | 李厚铭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洞口 桥梁 雪崩 防护 导流 工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洞口或桥梁的雪崩防护导流工程系统,包括设置在山体上的雪崩分流岛和若干层雪崩导流板;雪崩分流岛位于公路隧道的正上方,雪崩分流岛上部的截面平行于山体表面,所述截面的上端尖、下部宽,呈三角形;第一层的雪崩导流板位于雪崩分流岛的两侧,位于左侧的雪崩导流板与雪崩分流岛上部的左立面相连且处于同一平面,位于右侧的雪崩导流板与雪崩分流岛上部的右立面相连且处于同一平面;位于下层雪崩导流板均位于雪崩分流岛正下方的两侧,且左右两侧的雪崩导流板呈夹角型设置,左侧雪崩导流板平行于第一层左侧雪崩导流板;右侧雪崩导流板平行于第一层右侧雪崩导流板;相邻上下两层的雪崩导流板之间隔开一定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雪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洞口或桥梁的雪崩防护导流工程系统。
背景技术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随着雪体的不断下降,速度也会突飞猛涨,一般12级的风速度为33~35米/秒,而雪崩将达到97米/秒,速度极大。雪崩是高原高寒地区工程建设的主要自然地质灾害之一,也是影响隧道、桥梁工程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
雪崩防治工程措施按作用有效期可分为长期措施和短期措施。长期措施有:建设防护工程结构、发展具有防护作用的森林、绘制灾害地图、制定土地使用计划等;短期措施有:人工激发积雪、临时结构工程、道路临时管制等。
稳雪工程用于集雪区雪崩灾害的防治,常用钢结构或木材拼接而成。一定间距上下排列的稳雪工程将山坡积雪分隔开来,从而使其连贯性丧失,纵向应变削弱。
当雪崩经过凹凸不平的山地时,雪崩的能量消耗必然很大。阻雪工程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旨在降低雪崩运动速度,延长运动时间,以避免危及防护地区,用于运动区和堆积区的防治。
导雪工程应用于运动区和堆积区,是将雪崩体引导至被保护对象所在范围之外的工程设施。传统的导雪设施主要采用混凝土导流坝,但这种工程设施对山体的影响较大,反而容易成为引起其他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洞口或桥梁的雪崩防护导流工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隧道洞口或桥梁的雪崩防护导流工程系统,包括设置在山体上的雪崩分流岛和若干层雪崩导流板;
所述雪崩分流岛位于公路隧道的正上方,雪崩分流岛的上部的截面平行于山体表面,所述截面的上端尖、下部宽,呈三角形;
第一层的雪崩导流板位于雪崩分流岛的两侧,位于左侧的雪崩导流板与雪崩分流岛上部的左立面相连且处于同一平面,位于右侧的雪崩导流板与雪崩分流岛上部的右立面相连且处于同一平面;
位于下层的雪崩导流板均位于雪崩分流岛的正下方的两侧,且左右两侧的雪崩导流板呈夹角型设置,左侧的雪崩导流板平行于第一层左侧的雪崩导流板;右侧的雪崩导流板平行于第一层右侧的雪崩导流板;
相邻的上下两层的雪崩导流板之间隔开一定距离。
其中,雪崩分流岛的上部截面的上端夹角为60°,雪崩分流岛的底部嵌入山体基岩1m。
其中,雪崩导流板由若干块相互固定连接的导流板和若干个支撑组成,每个导流板和至少一个支撑之间固定连接,呈“人”字型,二者的夹角为36°。
其中,导流板与山体表面的夹角为75°。
其中,导流板和支撑的下部均嵌入山体基岩0.5m。
其中,导流板和支撑中嵌入山体基岩的部分均套有钢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93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生物霜冻箱
- 下一篇:一种生产地板用瓷砖磨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