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轮电动车电池包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93030.X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石正平;陈勇;王文荣;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96 | 分类号: | H01M50/296;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朱立云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电池 包极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电动车电池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电动车电池包极柱,其包括极柱本体和包塑部,所述包塑部包裹极柱本体一端,所述包塑部包括爬电部分,所述爬电部分设置于电池包内壁一侧,所述爬电部分远离电池包内壁的端面环绕极柱本体设置有第一凹槽。通过对爬电部分设置环绕极柱本体的第一凹槽,使得爬电距离延长,无需通过加长包塑部的长度来达到所需爬电距离;同时对电池包内空间占用小,使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电动车电池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电动车电池包极柱。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两轮电动车在出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电动车续航里程的不断增加,电池电压也不断加大以提高电池包能量,出于安全需求,电池包输出极极柱与电池包箱体的爬电距离也需要相应增加。
目前市场上针对输出极极柱与电池包箱体的爬电距离的实现主要依靠于电池包箱体喷绝缘粉末并加长输出极极柱表面包塑的面积,这样的措施,成本较高,对于输出极极柱的安装空间需求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成本小,能够有效缩短极柱表面包塑的两轮电动车电池包极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轮电动车电池包极柱,所述两轮电动车电池包极柱安装于电池包的侧壁上,包括极柱本体和包塑部,所述包塑部包裹极柱本体一端,所述包塑部包括爬电部分,所述爬电部分设置于电池包内壁一侧,所述爬电部分远离电池包内壁的端面环绕极柱本体设置有第一凹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其槽底的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宽小于第一凹槽的槽宽。
进一步地,所述包塑部还包括旋紧部分,所述旋紧部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旋紧部分与电池包的侧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紧部分与爬电部分连接,所述爬电部分与相邻的旋紧部分的外螺纹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旋紧部分与爬电部分的连接处具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爬电部分设置环绕极柱本体的第一凹槽,使得爬电距离延长,无需通过加长包塑部的长度来达到所需爬电距离;同时对电池包内空间占用小,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两轮电动车电池包极柱的安装于电池包内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两轮电动车电池包极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两轮电动车电池包极柱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电池包;2、极柱本体;3、包塑部;31、爬电部分;32、旋紧部分;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两轮电动车电池包1极柱,所述两轮电动车电池包1极柱安装于电池包1的侧壁上,包括极柱本体2和包塑部3,所述包塑部3包裹极柱本体2一端,所述包塑部3包括爬电部分31,所述爬电部分31设置于电池包1内壁一侧,所述爬电部分31远离电池包1内壁的端面环绕极柱本体2设置有第一凹槽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爬电部分31设置环绕极柱本体2的第一凹槽4,使得爬电距离延长,无需通过加长包塑部3的长度来达到所需爬电距离;同时对电池包1内空间占用小,使用成本低。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4沿其槽底的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第二凹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93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相机微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分光光度法的物料成分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