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穿式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87492.0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1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唐培文;严朝锋;刘冰;樊涛;孙伟夫;马立云;薛青松;魏宗华;卫凯;刘强;王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77 | 分类号: | E02D29/077;E02D17/04;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邵丹 |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大同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穿式湖域段 隧道 超宽叠型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穿式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结构,包括开挖支护结构和超宽叠型隧道结构,开挖支护结构与超宽叠型隧道结构之间设置有加固结构,开挖支护结构包括地连墙、冠梁和基底垫层,超宽叠型隧道结构包括主线隧道以及非对称布设在主线隧道两侧的第一匝道和第二匝道,加固结构包括两个钢筋混凝土板、回填水泥土层和素砼回填层,主线隧道顶板顶面上设置有液态混凝土层,液态混凝土层的上方、第一匝道顶板的上方和第二匝道顶板的上方设置有回填密实土层。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湖底形成一个稳定平衡的施工空间,能够保证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段落的基坑安全,能够大大缩短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段落的施工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穿式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城市汽车交通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景观和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城市湖底隧道正在大规模的迅速建设与发展。目前国内城市湖底大断面隧道结构形式基本采用矩形箱型框架结构,施工方法基本以明挖顺作法为主。但是,在施工下穿式湖域段隧道时,湖域段的平均水位为1.31m,由于隧道基坑表层存在一定厚度的软弱土层,导致大中型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难以进行运作与施工,同时,淤泥质土层也会使得开挖支护结构位移变形过大、坑底隆起位移过大和周边地表沉降位移过大,容易造成基坑失稳,施工风险较大,施工效率低下,施工安全性差。因此,应该提供一种下穿式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下穿式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湖底形成一个稳定平衡的施工空间,能够满足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段落的施工要求,能够保证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段落的基坑安全,能够大大缩短湖域段隧道超宽叠型施工段落的施工工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穿式湖域段超宽叠型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挖支护结构和超宽叠型隧道结构,所述开挖支护结构与所述超宽叠型隧道结构之间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开挖支护结构包括两个平行布设的地连墙、设置在所述地连墙顶端的冠梁和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地连墙之间的基底垫层,所述超宽叠型隧道结构包括主线隧道以及非对称布设在所述主线隧道两侧的第一匝道和第二匝道,所述主线隧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主线隧道底板、主线隧道侧墙和主线隧道顶板,所述第一匝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第一匝道底板、第一匝道侧墙和第一匝道顶板,所述第二匝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第二匝道底板、第二匝道侧墙和第二匝道顶板,所述第一匝道底板的底面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主线隧道顶板的顶面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匝道底板的底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主线隧道顶板的顶面的水平高度,所述加固结构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基底垫层上表面的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线隧道底板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板、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与第一匝道底板之间的回填水泥土层和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与第二匝道底板之间的素砼回填层,所述主线隧道顶板顶面上设置有液态混凝土层,所述液态混凝土层的上方、第一匝道顶板的上方和第二匝道顶板的上方设置有回填密实土层,所述回填密实土层的顶面与所述冠梁的顶面相平齐。
上述的一种下穿式湖域段超宽叠型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垫层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工程桩和多个格构柱,所述基底垫层与所述地连墙之间设置有旋喷桩。
上述的一种下穿式湖域段超宽叠型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隧道包括两个矩形孔道和一个中间管廊,所述第一匝道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匝道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上述的一种下穿式湖域段超宽叠型隧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匝道底板与所述主线隧道底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加强开挖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能够解决开挖支护结构位移变形过大、坑底隆起位移过大和周边地表沉降位移过大的难题,通过在两个地连墙之间,两个钢筋混凝土板、素砼回填层和回填水泥土层共同在主线隧道两侧围设形成一个稳定的加固结构,加固结构的平衡性好,能够解决基坑失稳和施工风险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87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课桌椅用升降器
- 下一篇:一种鞋底防滑性能测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