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侧发光的匀光板及发光板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84598.5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3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翔;匡正;陈钰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5/00;F21V1/00;F21V19/00;F21V1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微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发光 光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侧发光的匀光板以及发光板组,所述匀光板包括:光板本体,所述光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域以及遮光区域,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一角为第一光线入射面,所述遮光区域一角为第二光线入射面,所述第一光线入射面与所述第二光线入射面之间的夹角为90-120°。与侧发光灯珠结合能够使现有的匀光板占用面积小、发光面亮度均匀以及发光片没有明显的边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侧发光的匀光板及发光板组。
背景技术
社会的发展同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前的电子产品市场对灯光的色彩丰富度和均匀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灯珠的显示或照明效果更加柔和,需要将灯珠的点光源通过匀光结构渲染为面光源。
目前市面上的匀光板结构普遍基于两种方案:一种是直下式,将发光体(灯管或LED)放置于导光板之下方,通过给灯珠发散出的光线一定的空间(行程),使光线扩散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表面粗糙的透镜随机折射,达到使发光面亮度均匀的效果;另一种是侧入光式,将发光体(灯管或LED)放置于导光板之侧部,光线从侧面通过导光板,在导光板的表面设置有具有一定排布规律的微结构阵列。当光线从侧面进入导光板内后,通过微结构的散射作用,破坏导光板上表面的全反射现象,使光线改变原有几何光学路径,从上表面射出。但是,第一种方案的缺点是占用体积大,并且很难制成柔性的发光设备;第二种方案的缺点是灯珠和导光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为灯珠的亮度比起导光板更高,所以为了防止灯珠曝光导致的发光面亮度不均匀,通常会在灯珠及其周边位置覆盖有遮光层,所以发光片会有明显的边框。
因此,如何使现有的匀光板占用面积小、发光面亮度均匀以及发光片没有明显的边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侧发光的匀光板,旨在使现有的匀光板占用面积小、发光面亮度均匀以及发光片没有明显的边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侧发光的匀光板,所述匀光板包括:光板本体,所述光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域以及遮光区域,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一角为第一光线入射面,所述遮光区域一角为第二光线入射面,所述第一光线入射面与所述第二光线入射面之间的夹角为90-120°。
优选的,所述匀光板还包括发光灯珠,所述发光灯珠包括第一发光灯珠以及第二发光灯珠,所述第一发光灯珠的发光角度为90-125°,所述第二发光灯珠的发光角度与所述第一发光灯珠的发光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光板本体为不规则的八边形,所述光板本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光板本体除第一透光区域以及遮光区域外其余部分为第二透光区域,所述第二透光区域表面设置有具有一定排布规律的微结构阵列。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任一匀光板的发光板组,包括N 个发光板,其中,N大于或等于2,所述发光板包括:遮光膜、导光板、反射片以及灯带,所述遮光膜、导光板、反射片以及灯带从上到下依次粘接在一起。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通过固定件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连接在一起形成空隙。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板之间形成的空隙设置有发光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基于侧发光的匀光板,所述匀光板包括:光板本体,所述光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域以及遮光区域,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一角为第一光线入射面,所述遮光区域一角为第二光线入射面,所述第一光线入射面与所述第二光线入射面之间的夹角为90-120°。与侧发光灯珠结合能够使现有的匀光板占用面积小、发光面亮度均匀以及发光片没有明显的边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845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