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无刷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80808.3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90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16;H02K5/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包括:金属机壳和位于金属机壳内的定子、转子铁芯,此转子铁芯位于定子内,所述金属机壳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安装有金属前盖和金属后盖,所述转子铁芯固定于一转子轴的外侧表面,所述转子轴两端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与金属前盖和金属后盖连接,位于所述金属前盖侧表面的外螺纹与金属机壳内表面的内螺纹旋转连接,所述金属机壳靠近金属后盖一侧的端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3个铆点部,此金属机壳通过至少3个铆点部与金属后盖连接。本实用新型直流无刷电机在方便电机组装和后续拆卸检修同时,定子和转子绕组电磁磁通量得以加强,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的结构应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直流电机运行时静止不动的部分称为定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运行时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其主要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是直流电机进行能量转换的枢纽,所以通常又称为电枢。直流电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现有直流电机仍然存在待完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无刷电机,该直流无刷电机在方便电机组装和后续拆卸检修同时,定子和转子绕组电磁磁通量得以加强,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和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包括:金属机壳和位于金属机壳内的定子、转子铁芯,此转子铁芯位于定子内,所述金属机壳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安装有金属前盖和金属后盖,所述转子铁芯固定于一转子轴的外侧表面,所述转子轴两端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与金属前盖和金属后盖连接,位于所述金属前盖侧表面的外螺纹与金属机壳内表面的内螺纹旋转连接,所述金属机壳靠近金属后盖一侧的端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3个铆点部,此金属机壳通过至少3个铆点部与金属后盖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后轴承位于金属后盖的外端面内侧。
2、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机壳的长度与金属前盖和金属后盖的直径比为1:0.9~1.1。
3、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子轴与前轴承和后轴承各自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
4、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机壳为铝机壳,所述金属前盖和金属后盖均为铝盖。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直流无刷电机,其转子轴两端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与金属前盖和金属后盖连接,位于金属前盖侧表面的外螺纹与金属机壳内表面的内螺纹旋转连接,金属机壳靠近金属后盖一侧的端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3个铆点部,此金属机壳通过至少3个铆点部与金属后盖连接,在方便电机组装和后续拆卸检修同时,三者构成一个金属封密整体,定子和转子绕组电磁磁通量得以加强,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和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流无刷电机中金属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流无刷电机中金属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金属机壳;2、定子;3、转子铁芯;4、金属前盖;5、金属后盖;6、转子轴;7、前轴承;8、后轴承;9、外螺纹;10、内螺纹;11、铆点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80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刷直流电机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学校用防水型监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