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路养护施工安全防护的红外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7010.3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8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段志;张宝鑫;吕秀明;樊云龙;崔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627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道路 养护 施工 安全 防护 红外 报警装置 | ||
一种用于道路养护施工安全防护的红外报警装置,包括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侧连接警示板,警示板侧面开设凹槽,底板与警示板之间设置弧形折叠管,弧形折叠管的下端固定密封安装在底板的顶面上,弧形折叠管的上端固定密封安装在凹槽内,底板的右侧面开设多个通道,通道均与弧形折叠管相通,其中一个通道内安装单向阀,其余的通道内均安装压力阀。本装置能够对过往车辆提供警示作用,单向阀和压力阀的设计能够防止弧形折叠管内的空气自行通过通道排出,同时也使本装置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能够及时的将弧形折叠管内的空气排出,该设计能够极大的减少本装置对车辆和驾驶员的伤害,同时也使本装置极少会出现直接报废的现象,使本装置能够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道路养护施工安全防护的红外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的数量不断增加,道路的养护施工现象时常会出现,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和交通通畅,在施工之前,都会设置许多警示装置,现有的警示装置一般为警示牌和警示锥,当车辆撞到这些警示装置时,不仅会撞坏警示装置,而且很有可能会造成施工人员受伤和车辆损坏严重的现象,为了保障施工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减少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需要设计一款新的警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道路养护施工安全防护的红外报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道路养护施工安全防护的红外报警装置,包括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侧铰接连接警示板,警示板对应底板的侧面开设凹槽,底板与警示板之间设置弧形折叠管,弧形折叠管的下端固定密封安装在底板的顶面上,弧形折叠管的上端固定密封安装在凹槽内,底板的右侧面开设多个通道,通道均与弧形折叠管相通,其中一个通道内安装单向阀,其余的通道内均安装压力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养护施工安全防护的红外报警装置,所述的警示板远离铰接处的侧面上开设数个缺口,缺口内均铰接连接支撑杆,缺口与支撑杆的连接处均安装扭簧,其中一个支撑杆上安装红外测距仪,其余的支撑杆上均固定安装警示灯。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养护施工安全防护的红外报警装置,所述的压力阀所在的通道的外端固定安装报警哨。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养护施工安全防护的红外报警装置,所述的底板的底面固定安装防滑条,防滑条为橡胶材料。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养护施工安全防护的红外报警装置,所述的警示板和底板的侧面均安装提手,提手上设置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本装置使用时,将本装置放在适当的位置,施工人员可以直接推动警示板围绕铰接处旋转,将警示板立起来,此时弧形折叠管内的空间变大,外界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通道和单向阀进入弧形折叠管内,此时警示板能够提醒过往的车辆绕道行驶,施工人员也可以将充气装置连接在单向阀对应的通道上,将空气通过通道和单向阀充入弧形折叠管内,在空气的作用下,弧形折叠管开始膨胀,弧形折叠管会推动警示板与底板,从而使警示板围绕铰接处旋转,直至将警示板立起来,当车辆撞到本装置时,警示板会迅速倒下,从而推动弧形折叠管收缩,弧形折叠管内的空气会通过通道和压力阀迅速排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过往车辆提供警示作用,单向阀和压力阀的设计能够防止弧形折叠管内的空气自行通过通道排出,使弧形折叠管能够支撑警示板立起来,同时也使本装置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能够及时的将弧形折叠管内的空气排出,从而使本装置能够正常的稳定的使用,当有车辆撞到本装置时,本装置能够将弧形折叠管内的空气排出,从而使警示板倒下,避免了本装置与车辆的硬碰硬,该设计能够极大的减少本装置对车辆和驾驶员的伤害,同时也使本装置极少会出现直接报废的现象,使本装置能够重复使用,该设计提高了本装置、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性,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携带,适合在道路施工路段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公路养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7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