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部进线的船用主配电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76831.5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5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方朋;杨永贺;黄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蕴上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01 | 分类号: | H02B1/01;H02B1/20;H02B1/56;H02B1/28;H02B1/54;H02B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恒万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420 | 代理人: | 张定花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崇明区崇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部 船用主 配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部进线的船用主配电板,涉及主配电板技术领域,包括顶盖、主配电板主体和电缆通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盖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填料函,填料函的规格和数量与外部电缆的规格和数量一致,将外部电缆通过填料函穿入主配电板主体的内部,由于填料函的防护等级为IP67,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防止水滴从顶端进入,通过顶盖后外部电缆会进入电缆通路的内部,将外部电缆分别固定到第一电缆固定支件和第二电缆固定支件上,并将外部电缆对接到接线端子、断路器和元器件上,完成连接,该连接方式避免了传统的主配电板从底端接入的方式,避免影响某些船体下部的油舱、水舱等特殊舱室,更加的安全,同时安装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配电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部进线的船用主配电板。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综合电力推进技术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船舶电气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船舶电力系统也从辅助系统变为主动力系统,其生命力成为舰船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船上的主配电板是电力系统生命力输送的总枢纽,能够实现发电机的电能进行集中控制并合理分配给各用电设备;
通常的船用主配电板为落地式安装,安装在船体地面基座上,船厂电缆敷设在主配电板基座下部,主配电板底部敞开,外部电缆从底部进入主配电板内部,再接到对外接线部位;
随着船舶种类多样化,某些船由于船体结构较为特殊,导致主配电板基座下部为油舱、水舱等特殊舱室,不能设置电缆通道,故电缆不能从主配电板底部进入,船上电缆只能从主配电板侧面或者顶部进入,但常规主配电板侧面和顶部有封板,且内部安装有元器件,外部电缆无法从侧面或者顶部进入,会导致电缆设置很困难,同时影响整体的安装效率;
鉴于此,我们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提出一种顶部进线的船用主配电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部进线的船用主配电板,用以解决现有的船用主配电板不便于在底端设置电缆的缺陷。
(二)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部进线的船用主配电板,包括顶盖、主配电板主体和电缆通路,所述主配电板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框架,且框架的底端配置有减震橡皮,所述减震橡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公共底座,所述框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框架一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门板,所述框架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门板,所述框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封板,所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
所述顶盖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填料函,所述顶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吊装角钢,所述主配电板主体内部的顶端均匀设置有电缆通路;
所述电缆通路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电缆通路的另一端皆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固定支件,所述电缆通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电缆通路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主配电板主体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电缆进线孔,所述主配电板主体内部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内立柱,且内立柱的一侧皆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固定支件,所述主配电板主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元器件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顶盖、上门板、下门板、后封板和侧板分别固定在框架上,形成了外壳体。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三个配电屏。
优选的,所述后封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呈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填料函的规格和数量与外部电缆的规格和数量一致,所述填料函的防护等级为IP67。
优选的,所述外部电路通过填料函进入电缆通路的内部,分别对接到接线端子、断路器和元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蕴上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蕴上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6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