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砂水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76659.3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1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夏茂川;袁华洁;毕永伟;肖波;邱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任君 |
| 地址: | 61004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水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式砂水分离器,包括用于输送所沉淀砂粒的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槽和螺旋输送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转轴及安装于所述转轴并适配所述输送槽的螺旋叶片,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输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构造有若干过水孔;本螺旋式砂水分离器,可以在提升砂粒的过程中,顺利排出相邻螺旋叶片之间的污水,不仅有利于降低砂粒的含水量,而且有利于降低输送动力的消耗量,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式砂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污水除砂是污水处理厂预处理环节必备的处理流程之一,通常设置于污水粗格栅后端、生化池前端;目前常用的除砂工艺主要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及旋流沉砂池三种,都是先通过重力沉降、旋流分离等原理实现砂的分离,然后再通过气提或者泵吸的方式排砂,采用这样的方式排砂,在排砂过程中往往会伴随大量的水(即实际也是砂水混合物),使得分离出来的砂无法直接运输处置;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还需要利用砂水分离器,通过重力沉降的方式使砂粒进一步在水中沉淀,同时通过螺旋输送的方式,将沉淀的砂从水中逐步提升,以便进一步的实现砂水分离。
现有的砂水分离器通常包括用于沉淀砂粒的内部沉淀腔、与所述内部沉淀腔相连通的进水口以及用于将沉淀的砂粒输出内部沉淀腔的螺旋输送装置;污水经由进水口进入内部沉淀腔,并在内部沉淀腔中沉淀,沉淀的砂粒汇聚于内部沉淀腔的底部,并可以通过螺旋输送装置输送源源不断的输送出内部沉淀腔;现有的螺旋输送装置通常包括输送槽和螺旋输送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通常包括电机、转轴以及设在于转轴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位于所述输送槽内,电机用于驱动转轴旋转,以便通过螺旋叶片的旋转,达到提升砂粒、排放砂粒的目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砂粒和污水通常会在螺旋叶片的驱动下被同时提升,且在提升过程中,相邻螺旋叶片之间的污水不便于排出,导致所提升的砂粒含水量高,不仅会消耗更多的输送动力,而且不便于砂粒的后续处理工作,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要解决现有砂水分离器中的螺旋输送装置,在提升砂粒的过程中,相邻螺旋叶片之间的污水不便于排出,导致消耗更多的输送动力、所提升的砂粒含水量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螺旋式砂水分离器,可以在提升砂粒的过程中,顺利排出相邻螺旋叶片之间的污水,不仅有利于降低砂粒的含水量,而且有利于降低输送动力的消耗量,主要构思为:
一种螺旋式砂水分离器,包括用于输送所沉淀砂粒的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槽和螺旋输送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转轴及安装于所述转轴并适配所述输送槽的螺旋叶片,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输送槽,所述螺旋叶片构造有若干过水孔。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螺旋叶片构造若干过水孔,使得在提升砂粒的过程中,混合在砂粒中的水可以沿过水孔的孔洞流下,尤其是可以为相邻螺旋叶片之间的污水提供向下流动的通道,使得提升过程中,污水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砂粒反向流动,并最终回流回沉淀部中,不仅有利于降低所提升砂粒的含水量,而且有利于降低输送动力的能耗,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便于高效的加工各过水孔,优选的,包括若干组过水孔,每组过水孔分别包括若干所述过水孔,各组过水孔分别沿转轴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各组过水孔中的过水孔共轴。即各组过水孔的各过水孔分别构造于同一直线上,可以简化加工工艺,便于高效的加工组过水孔。
优选的,所述过水孔为圆孔。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要解决现有砂水分离器中,螺旋叶片与输送槽之间的间隙过大,容易漏砂,导致细砂提升效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片的外边缘套设有弹性衬套。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螺旋叶片的外边缘套设弹性衬套,弹性衬套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适当压紧输送槽,从而可以利用弹性衬套消除螺旋叶片与输送槽之间的间隙,不仅可以防止漏砂,可以显著提高细砂的提升效率,而且不会影响螺旋叶片的正常转动,此外,通过与构造于螺旋叶片的过水孔相配合,可以高效的提升含水量低的砂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66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