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的护脊智能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6630.5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0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安然;宋安平;宋凯;李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博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7/86 | 分类号: | A47C17/86;A47C19/02;A47C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易企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2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智能 | ||
一种改进型的护脊智能床,包括床体和护脊装置;床体上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升降槽和避让槽;护脊装置包括护脊组件和丝杠;护脊组件连接在升降槽内;丝杠的一端连接在护脊组件的底端面,丝杠的另一端螺接在避让槽内。护脊装置可移动连接在床体上的升降槽内,丝杠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护脊装置的下端,丝杠的下端螺接在避让槽内,人们转动丝杠,进而带动护脊装置发生高度上的调整,方便人们调节至自身舒适的位置,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护脊智能床。
背景技术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
由于人们的行走坐卧姿态和习惯的原因,脊椎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会因常受力导致各种疾病,尤其是腰部和颈椎位置的脊椎,一般采用护脊床进行护理,现有的护脊床上一般安装有一个向上凸出的护脊装置,人们躺在床上,腰部躺在护脊装置上,通过护脊装置对腰部进行牵引,缓解人们的不适感。
但是,不同的人对于护脊装置的高度要求不同,需要调节护脊装置的高度,人们需要将护脊装置拆卸下来,增加或者减少垫片,进而实现护脊装置达到合适的高度,操作过程繁琐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改进型的护脊智能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同的人对于护脊装置的高度要求不同,需要调节护脊装置的高度,人们需要将护脊装置拆卸下来,增加或者减少垫片,进而实现护脊装置达到合适的高度,操作过程繁琐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型的护脊智能床,包括床体和护脊装置;
床体上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升降槽和避让槽;
护脊装置包括护脊组件和丝杠;
护脊组件连接在升降槽内;丝杠的一端连接在护脊组件的底端面,丝杠的另一端螺接在避让槽内。
进一步的,护脊组件包括护脊弧形板和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护脊弧形板,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丝杠的一端。
进一步的,连接板上设有滑块,升降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进一步的,丝杠的一端设有卡环;
连接板的底端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卡环相匹配的环形卡槽。
进一步的,避让槽内设有内螺纹,丝杠的另一端螺接在避让槽内。
进一步的,护脊弧形板上设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丝杠的另一端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把手上设有防滑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的护脊智能床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护脊装置可移动连接在床体上的升降槽内,丝杠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护脊装置的下端,丝杠的下端螺接在避让槽内,人们转动丝杠,进而带动护脊装置发生高度上的调整,方便人们调节至自身舒适的位置,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改进型的护脊智能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博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博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6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生态植物养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创业基地用多功能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