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式电缆桥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0919.6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6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康;周建国;袁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凯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合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24 | 代理人: | 季锐 |
地址: | 21510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桥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槽式电缆桥架,包括槽式电缆桥架,所述槽式电缆桥架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和第一收纳槽,且安装孔与第一收纳槽的贯通,所述槽式电缆桥架中部的内侧套接有分隔部件。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分隔部件、加强杆、限位螺丝组成升降的隔离机构,在配合安装孔与第一收纳槽一同使用后,可在电缆需要分类时将槽式电缆桥架内部的空间进行分隔,使放置到槽式电缆桥架内部的电缆有分类放置的条件,且分隔部件的顶部也可作为承建平台,提供另一条电缆放置途径,而在电缆无需要分类时,限位螺丝与分隔部件分离,加强杆可使分隔部件整体收纳到安装孔和第一收纳槽形成的空间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桥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槽式电缆桥架。
背景技术
电缆桥架分为槽式、托盘式和梯架式、网格式等结构,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建筑物内桥架可以独立架设,也可以敷设在各种建(构)筑物和管廊支架上,而其中现有的槽式电缆桥架结构密封,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防尘、防干扰性能,因此应用范围较广,但现有的槽式电缆桥架架设铺装电缆时,电缆通常是直接堆放在桥架内,当电缆线束较多,容易出现缠绕打结,无法分类放置的情况,这对后续的维修人员的识别维修有较大的困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将提供一种槽式电缆桥架来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式电缆桥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槽式电缆桥架,包括槽式电缆桥架,所述槽式电缆桥架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和第一收纳槽,且安装孔与第一收纳槽的贯通,所述槽式电缆桥架中部的内侧套接有分隔部件,所述槽式电缆桥架顶部安装有密封盖板,且槽式电缆桥架的一侧分别连接有复合方形管和泵送机构,所述复合方形管的一端与泵送机构安装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分隔部件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让位槽和第二收纳槽,所述让位槽与第二收纳槽贯通,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杆,所述过渡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二收纳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孔底部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与第一收纳槽对齐。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分别活动套接有加强杆和限位螺丝,且限位螺丝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槽式电缆桥架底部的内侧,所述限位螺丝的顶部固定连接于行止块,所述加强杆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开设在槽式电缆桥架底部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板底部的两侧活动套接有螺丝,且螺丝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槽式电缆桥架顶部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复合方形管的内部包括有方形管体,且方形管体中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方形管体另一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让位槽,所述方形管体另一端的端面以及底部均固定套接有出液管,且出液管一端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泵送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小型水泵,且小型水泵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输液管和吸液管,所述输液管与吸液管的一端均固定套接在方形管体一端的内侧,所述输液管与吸液管分别位于方形管体正反面的外侧,所述小型水泵通过导线电信连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小型蓄电池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槽式电缆桥架顶部一侧的内部,所述小型水泵、控制器、小型蓄电池、温度传感器的外侧共同固定套接有保护壳,且保护壳的一侧与输液管和吸液管的中部活动套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分隔部件、加强杆、限位螺丝组成升降的隔离机构,在配合安装孔与第一收纳槽一同使用后,可在电缆需要分类时将槽式电缆桥架内部的空间进行分隔,使放置到槽式电缆桥架内部的电缆有分类放置的条件,且分隔部件的顶部也可作为承建平台,提供另一条电缆放置途径,而在电缆无需要分类时,限位螺丝与分隔部件分离,加强杆可使分隔部件整体收纳到安装孔和第一收纳槽形成的空间内部,最大程度的缩小自身的占地面积,由此充分优化槽式电缆桥架的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凯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凯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0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