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DX模型肿瘤标本植入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67919.0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5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章康健;曹雪萍;陈若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乐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5 | 代理人: | 苏杰 |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dx 模型 肿瘤 标本 植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DX模型肿瘤标本植入针,涉及组织接种装置领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的底端连接锥形部,锥形部的底端连接外套针管,外套针管的一侧开设有侧孔,外壳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内部套,内部套的内侧设有内螺纹,外壳体内设有推送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套针管和连接杆上都带有刻度,并且通过旋转的方式推进,能够更精确的控制组织块接种,确保了接种准确,肿瘤组织通过侧孔放入外套针管内壁,接种时穿刺到小鼠皮下准确的位置后再进行推送接种,确保了接种肿瘤组织的完整,解决了接种量不高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在穿刺过程中造成的癌细胞和组织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接种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PDX模型肿瘤标本植入针。
背景技术
利用小鼠建立肿瘤模型是现代肿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小鼠肿瘤模型按接种的位置可分为皮下成瘤和原位成瘤。因皮下成瘤操作简单,便于观察,且与原位成瘤相比,肿瘤的病理生理并无显著差异,因而在实际研究中应用更为普遍。PDX(patient-derivedtumorxenografts)模型就是精准医学治疗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工具,PDX模型是指将病人的新鲜肿瘤组织简单处理后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上,依靠小鼠提供的环境生长,这种模型保留了原代肿瘤的微环境和基本特性,然后通过小鼠给药评估研究药物的疗效。该模型为研究肿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内模型。目前常规的PDX模型构建步骤如下:①病人肿瘤标本的收集,完全浸泡于0℃双抗PRMI1640培养基中。②用0℃双抗PRMI1640培养基清洗后完全浸泡,带回动物房操作。③将肿瘤组织修剪成2*2*3mm3,并用以上培养基中清洗3遍。麻醉下的4-6周龄的裸鼠皮下后两侧皮肤各开一个约3mm小口,并分离出一个小口袋状空间,将修剪的肿瘤小块组织种植于皮下,缝合皮肤剪口。④在切口滴一滴100*双抗溶液防止伤口感染。⑤每周观察一次种植肿瘤情况,约在3-5周后移植肿瘤才开始生长成1-2cm3大小。
目前的再构建PDX模型的时,对与裸鼠皮下切开再缝合的过程比较繁琐,而且手术风险较大,中国实用新型“瘤块接种器”(公开号:204016544U)公开了一种瘤块接种器,但是该接种器结构较为复杂,针存在接种不准确,接种肿瘤组织不完整,接种量不高的问题;而且使用时瘤块是从外套针管针头出塞入的,可能造穿刺过程中成癌细胞和组织脱落,肿瘤沿着整个穿刺通道和穿刺点散在生长,该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DX模型肿瘤标本植入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DX模型肿瘤标本植入针,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的底端连接锥形部,锥形部的底端连接外套针管,外套针管的一侧开设有侧孔,外壳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内部套,内部套的内侧设有内螺纹,外壳体内设有推送组件,推送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外壳体内并固定连接螺纹座,螺纹座与内部套螺纹连接,螺纹座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推送杆,推送杆延伸至外套针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远离螺纹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套针管的外部设有第一刻度线,连接杆的外部设有第二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部套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连接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卡扣,内部套的底端内侧设有与第一卡扣相配合连接的第二卡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套针管和连接杆上都带有刻度,并且通过旋转的方式推进,能够更精确的控制组织块接种,确保了接种准确,肿瘤组织通过侧孔放入外套针管内壁,接种时穿刺到小鼠皮下准确的位置后再进行推送接种,确保了接种肿瘤组织的完整,解决了接种量不高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在穿刺过程中造成的癌细胞和组织脱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7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泳馆屋面结构用马道
- 下一篇:LED灯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