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速康复外科用步道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6791.6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4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强;邓天芝;唐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宏强 |
主分类号: | E04F15/10 | 分类号: | E04F15/10;E04F1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冷亚君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 康复 外科 步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速康复外科用步道,包括步道主体,所述步道主体由多段薄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薄板的下表面均设有粘接层,所述薄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刻度线。本实用新型的步道主体可以直接铺设在病区的过道地面上,病人可在步道主体上行走;并且在步道上设置了刻度,便于病人清楚的了解到行走的距离,病人可以量化行走的距离,有利于术后病人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速康复外科用步道。
背景技术
加速康复外科时近年来提出的临床诊疗新理念,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这一优化的临床路径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完整治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术前适量活动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加速康复的主要措施之一。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肌肉骨骼等多系统功能恢复,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以要鼓励病人术前多活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一般病区里术后病人主要的活动区域是病区过道,病区过道内地板无任何标识,颜色单一,病人既无法量化行走的距离,又无法促进病人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速康复外科用步道。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速康复外科用步道,包括步道主体,所述步道主体由多段薄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薄板的下表面均设有粘接层,所述薄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相邻两块薄板通过重叠粘接相连,位于两块薄板重叠部下部的薄板上表面设有一对定位凸起,位于重叠部上部的薄板上设有与定位凸起的第一通孔;位于重叠部上部的薄板下表面设有条状的第一离型膜,所述第一离型膜靠近其端部处均设有易撕口,并在易撕口两侧的第一离型膜上均设有向薄板端部外延伸的凸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型膜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位于第一离型膜一侧的薄板下表面设有第二离型膜。
优选的,所述刻度线上设有荧光层。
优选的,所述薄板的两侧设有LED补光灯带。
优选的,所述薄板由PVC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薄板呈弧形状或条形状。
优选的,所述薄板的宽度为90~10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步道主体可以直接铺设在病区的过道地面上,病人可在步道主体上行走;并且在步道上设置了刻度,便于病人清楚的了解到行走的距离,病人可以量化行走的距离,有利于术后病人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薄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步道主体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步道主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结构中A-A向视图;
附图标记:1、薄板;2、粘接层;3、刻度线;4、定位凸起;5、第一通孔;6、第一离型膜;7、易撕口;8、凸片;9、第二通孔;10、第二离型膜;11、LED补光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宏强,未经杨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6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铁锂电池保护结构
- 下一篇:撬装加油装置可调节式外设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