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腰椎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6628.X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8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马建红;杨宝丰;吴冬霞;郭彩萍;王晓兰;贾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腰椎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腰椎穿刺针,其包括穿刺针、持握结构与用于收集样本的收集结构;设置用于防止操作人员手部被刺伤的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设置在穿刺针的外侧,并与持握结构相连接;所述持握结构的一侧分别与保护结构、穿刺针相连接,另一端与收集结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设置保护结构,防止刺伤使用人员,增加安全性;(2)将收集结构与穿刺针相连接,样本收集过程中,患者脑脊液不外露,杜绝样本污染,减少患者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新型腰椎穿刺针。
背景技术
腰椎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诊疗操作。可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炎症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脊髓病变、疑有颅内占位病变、对诊断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及气脑、椎管造影等;亦用于因脑脊液压力过高的放液(减压)和注入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操作方法是病人弯曲侧卧床上,双手抱膝,使腰椎后凸、椎间隙增宽。局部常规消毒,浸润麻醉后,穿刺。一般刺入4~5cm即有阻力,感觉阻力突然降低,以后拔出针芯,转动针尾即可见脑脊液滴出。按着不同目的与具体情况放取脑脊液。然后插上针芯,拔出穿刺针,用消毒纱布块固定,去枕平卧4~6小时。
腰椎穿刺前应注意如局部皮肤、软组织、骨有炎症时不可穿刺;颅内明显压力增高有脑疝迹象者不能穿刺;病情危重处于休克或濒于休克者不能穿刺;有脊髓压迫症状病、脊髓功能已处于完全消失的临界状态不可穿刺。穿刺术后预防头痛、脑疝形成和感染的发生。
由于穿刺针头较为粗长,很容易发生操作人员被刺伤的情况,并且在取样本时,用样本瓶直接在针头下方接流出的脑脊液,增加了疾病传播及感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腰椎穿刺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腰椎穿刺针。
一种新型腰椎穿刺针,其包括穿刺针、持握结构与用于收集样本的收集结构;设置用于防止使用人员手部被刺伤的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设置在穿刺针的外侧,并与持握结构相连接;所述持握结构的一侧分别与保护结构、穿刺针相连接,另一端与收集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保护结构包括顶片、保护套与连杆。
进一步,所述顶片与保护套均使用无色透明弹性材料制作;所述连杆使用弹性材料制作。
进一步,所述顶片为中心开孔的规则片状结构;所述保护套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连杆为矩形柱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顶片一体连接,另一端与连杆一体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保护套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持握结构一体连接;所述保护套将穿刺针包裹在内;所述保护套在穿刺针外侧自由滑动;操作时,操作人员一只手扶住所述保护套,另一只手握住持握结构,在穿刺的合适位置,将顶片与患者皮肤贴合,推动持握结构,连杆弯曲,将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进而刺入腰椎内。
进一步,所述穿刺针为单尖式针头,设置在保护套内部,并与持握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持握结构包括刺穿手柄。
或者,所述持握结构包括螺旋手柄。
进一步,所述刺穿手柄为规则片状结构,在中心部位设置通孔一,并在与穿刺针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与收集结构相连接的导管架。
进一步,所述刺穿手柄的一侧分别与保护结构、穿刺针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收集结构相连接;所述穿刺手柄中心的通孔一与穿刺针内部形成通路,为患者脑脊液流出设置所需路径。
进一步,所述螺旋手柄为的圆形桶状结构,中心部位设置通孔二,内部设置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6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面积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雾产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发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