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笼式后高架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2964.7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2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晶;蔡立阳;王思敏;单鹏飞;刘海龙;牛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笼式后高架箱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笼式后高架箱结构,包括:高架箱本体,包括本体底部和本体背部,本体底部设有第一唇边以及第二唇边,第二唇边连接第一唇边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靠近本体背部;中下横梁,连接在第一唇边的表面;侧下横梁,连接在中下横梁的两侧并设置在第二唇边的表面;中隔板,沿Y轴‑Z轴平面延伸,中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本体背部和中下横梁的第三唇边上;侧隔板,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本体背部和中下横梁的第三唇边上。高架箱本体、中下横梁、侧下横梁组成笼式结构,结构强度高,总成受力均匀、承载性能好,安装效率高;中隔板和两个侧隔板能够分隔出多个隔舱,优化了储物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笼式后高架箱结构。
背景技术
后高架箱布置于驾驶室内部的后方,主要功能为给用户提供更多储物空间,所以足够的承载能力为后高架箱最重要的性能,因此需要其结构刚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传统的后高架箱为保证承载性能,多采用注塑双层板加金属横梁结构,重量大、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一些轻量式后高架箱本体往往采用玻纤毡增强热塑性材料与顶棚一体成型,但存在牺牲外观品质和承载能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笼式后高架箱结构,以解决重量大、零件多、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笼式后高架箱结构,包括:
高架箱本体,包括垂直于Z轴方向的本体底部和垂直于Y轴方向的本体背部,所述本体底部设有第一唇边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唇边两侧的第二唇边,所述第二唇边连接所述第一唇边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靠近所述本体背部;
中下横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唇边的表面;
侧下横梁,连接在所述中下横梁的两侧并设置在所述第二唇边的表面;
中隔板,沿Y轴-Z轴平面延伸,所述中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背部的第三唇边和所述中下横梁上;
侧隔板,沿Y轴-Z轴平面延伸,所述侧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本体背部的第三唇边和所述侧下横梁上。
高架箱本体、中下横梁、侧下横梁组成笼式结构,结构强度高,总成受力均匀、承载性能好,安装效率高;中隔板和两个侧隔板能够分隔出多个隔舱,优化了储物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作为上述笼式后高架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底部靠近所述本体背部的一侧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后唇边;
本体底部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所述后唇边的第一连接部。
本体底部设置若干个连接后唇边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能够连接中隔板。
作为上述笼式后高架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后唇边与所述第三唇边之间设有若干个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后唇边的两侧。
第二连接部设置在后唇边与第三唇边之间,提高了本体背部的结构强度,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位置在后唇边上,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呈90°布置,使得受力方向均匀扩散。
作为上述笼式后高架箱结构的优选方案,一一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一个所述中隔板。
中隔板对应一组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中隔板沿Y轴和Z轴两个方向上得到限位固定。
作为上述笼式后高架箱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唇边设有第一螺孔,所述中下横梁对应所述第一螺孔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侧下横梁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Z轴方向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2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真空静电喷涂结构
- 下一篇:装配式轻钢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