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安装智能监控的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62685.0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8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杨宇霆;邸勇;束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电光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22 | 分类号: | F16M11/22;F16M11/04;F16M11/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孙钧荣 |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智能 监控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安装智能监控的支架,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一侧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靠近第一凹槽侧壁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齿条板,通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齿条板啮合连接,支撑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配合第一齿轮使用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安装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转动把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智能监控安装架在更换维修智能监控本体时,只能让操作人员使用梯子进行攀登,对高处的智能监控本体进行维修更换十分麻烦的问题,且操作人员在梯子上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该安装支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安装智能监控的支架。
背景技术
监控是指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延长了人眼的观察距离,而且扩大了人眼的机能,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让人能够看到被监视现场的实际发生的一切情况,并通过录像机记录下来。
现有的智能监控安装支架,采用固定式结构,后期维修更换智能监控本体时,操作人员只能使用梯子进行攀登,对高处的智能监控本体进行维修更换,十分麻烦,且操作人员在梯子上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安装智能监控的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安装智能监控的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安装智能监控的支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靠近第一凹槽侧壁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齿条板,支撑柱靠近齿条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齿条板啮合连接,支撑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配合第一齿轮使用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安装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转动把手,安装板的下端面设有固定转动把手的固定机构,升降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智能监控本体的安装机构,支撑柱的下端面设有固定支撑柱的支撑机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板下端面的矩形块,矩形块靠近转动把手的一侧端面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插块,插块与第三凹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矩形块的一侧端面开设有配合插块使用的通槽。
优选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承载板下端面的环形板,环形板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板,活动板上端面和承载板下端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
优选地,所述活动板下端面均开设有半圆形通孔,半圆形通孔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片。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柱下端面的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配合支撑柱使用的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把手的配合,以达到利用转动把手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使升降柱可以向上移动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智能监控安装架在更换维修智能监控本体时,只能让操作人员使用梯子进行攀登,对高处的智能监控本体进行维修更换十分麻烦的问题,且操作人员在梯子上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该安装支架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2、通过设置的环形板、活动板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以达到利用活动板将智能监控本体夹紧固定在半圆形通孔内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智能监控安装架只能通过螺栓和螺纹孔的配合才能固定智能监控本体问题,螺栓在使用的过程中,风吹雨淋,会出现上锈老化,此时与螺纹孔的配合将不在匹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该安装支架有效的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电光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电光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2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