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层气双层共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0092.0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1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强;张建国;饶晓;李飞;陈志亮;张文宇;张光伟;杨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勘查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14 | 分类号: | E21B43/14;E21B43/0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田文举 |
地址: | 51040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气 双层 装置 | ||
煤层气双层共采装置,包括第一充气管、采气管、第一采气组件、第二采气组件和煤层气混合组件,煤层气开采区钻设有抽采井,抽采井中安装有外套井管,相应煤层位置的外套井管的管壁上均匀开设有通气孔,第一充气管同中心竖向设置在抽采井中,采气管同中心设置在第一充气管内,第一采气组件和第二采气组件上下对称套装设置在第一充气管上,第一采气组件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器,第二采气组件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器,煤层气混合组件设置在下侧的第一密封器和上侧的第二密封器之间。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能够对上下两层煤层中煤层气同时开采,能避免上下两层煤层中煤层气合采时发生倒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气井开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煤层气双层共采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煤层气开发对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紧张现状、减轻矿井灾害程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煤层气的单井开采效率较低,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多煤层在同时开采的时候由于每个煤层的内部压力不一样,常常造成多个煤层之间的煤层气共采(共同开采)时向压力低的煤层内倒灌,对煤层气开采产生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层气双层共采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能够对上下两层煤层中煤层气同时开采,能避免上下两层煤层中煤层气合采时发生倒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煤层气双层共采装置,包括第一充气管、采气管、第一采气组件、第二采气组件和煤层气混合组件,煤层气开采区钻设有抽采井,抽采井中安装有用于支护井壁的外套井管,相应煤层位置的外套井管的管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周阵列的通气孔,第一充气管同中心竖向设置在抽采井中,采气管同中心设置在第一充气管内,第一充气管与采气管之间的环腔为充气腔,第一采气组件和第二采气组件上下对称套装设置在第一充气管上,第一采气组件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固定套装在第一充气管上的第一密封器,第二采气组件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固定套装在第一充气管上的第二密封器,煤层气混合组件设置在下侧的第一密封器和上侧的第二密封器之间,两个第一密封器和两个第二密封器均与充气腔连通,煤层气混合组件的出气端与采气管的下端连接,煤层气混合组件的进气端分别与第一采气组件和第二采气组件的出气端连接,第一充气管的上端向上伸出抽采井并与地面上的空压机连接,采气管的上端向上伸出抽采井并与地面上的煤层气集气装置连接。
第一充气管为三级伸缩管,第一充气管的上节管下端滑动插接到中间节管的上端口中,第一充气管的下节管上端滑动插接到中间节管的下端口中,上侧的第一密封器和第一采气组件均安装在第一充气管的上节管上,下侧的第一密封器安装在第一充气管的中间节管上侧部,下侧的第一密封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竖向设置且活塞杆向上伸出,第一伸缩气缸的缸体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充气管的中间节管外管壁上端部,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充气管的上节管外管壁上,下侧的第二密封器和第二采气组件均安装在第一充气管的下节管上,上侧的第二密封器安装在第一充气管的中间节管下侧部,上侧的第二密封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竖向设置且活塞杆向下伸出,第二伸缩气缸的缸体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充气管的中间节管外管壁下端部,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充气管的下节管外管壁上。
第一采气组件和第二采气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一采气组件包括采集筒,采集筒的下侧敞口,采集筒同中心套装在第一充气管的上节管上,采集筒的顶板中心和下端口中心均设置有转动连接在第一充气管的上节管上的旋转套,上侧的旋转套外圆周与采集筒的顶板之间密封固定连接,下侧的旋转套的外圆周与采集筒的下端口内圆周之间通过若干根圆周阵列的辐板固定连接,第一充气管的上节管下侧部固定套装有驱动下侧的旋转套转动的中空旋转电机,第一伸缩气缸向上通过其中相邻两块辐板之间伸入到采集筒内,采集筒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周阵列且与各个通气孔径向对应的采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勘查院,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0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