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皮肾镜高效排石收集鞘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7074.7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9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义;路铠宁;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义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皮肾镜 高效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皮肾镜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皮肾镜高效排石收集鞘。一种经皮肾镜高效排石收集鞘,包括鞘管和鞘管尾端的碎石收集篮,鞘管尾端具有不规则半喇叭口形状,上端面为水平鞘面,下端面为半喇叭状的斜面开口,所述斜面开口端面与鞘管中心轴线斜交,所述碎石收集篮由插入式卡扣、漏斗状网篮,通过插入式卡扣与鞘管末端固定,漏斗式网篮利用内圈钢丝与插入式卡扣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得排石过程更加顺畅,提高排石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并且简化收集碎石标本步骤,减低手术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皮肾镜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经皮肾镜高效排石收集鞘。
背景技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就是在患者腰部建立一条从皮肤至肾脏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将肾镜送入肾脏,利于激光、超声等碎石工具,将结石击碎取出,目前已成为处理直径大于2cm的肾脏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常规方法之一。目前的经皮肾镜操作鞘为一普通直管,能够维持术中灌洗液回流,这种稳定的液体回流也是经皮肾镜术中碎石排出的主要动力。但是现有经皮肾镜操作鞘的尾端出口绝大多数为圆形,使得水流在出口处的流体稳定性发生改变,导致较大碎石往往卡顿在出口处,无法顺畅排石,需要重复操作或者用取石钳才能将碎石取出,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较大。此外,目前经皮肾镜术中排出的碎石大多直接排入手术薄膜内,需要术后进行再次捡拾收集,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皮肾镜高效排石收集鞘,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能有效解决现有经皮肾镜操作鞘的出口导致的水流状态改变、排石不畅、影响手术效果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解决现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需要再次捡拾收集碎石,增加手术工作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经皮肾镜高效排石收集鞘,包括鞘管和鞘管尾端的碎石收集篮,所述鞘管的内部具有鞘管工作腔,尾端具有不规则半喇叭口形状,鞘管尾端的上端面为水平鞘面,鞘管尾端的下端面为半喇叭状的斜面开口,所述半喇叭状的斜面开口与鞘管中心轴线斜交,具体的其斜交倾角为45°~70°,所述碎石收集篮由插入式卡扣、漏斗状网篮,通过插入式卡扣与鞘管末端固定,漏斗式网篮利用内圈钢丝与插入式卡扣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原理:建立后通道以后将碎石收集篮固定于鞘管上,手术时肾镜在鞘管内后退,利用灌注液回流裹带碎石排石,在鞘管末端肾镜紧靠鞘管上端水平部分,维持灌注状态,使得碎石从鞘管内顺畅脱出,落入碎石收集篮内,从而加快了冲出碎石的速度,缩短手术时间,简化后续收集碎石标本步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步骤少,使用方便,简化碎石排石过程,减少工作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附图1中的碎石收集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1-鞘管;2-水平鞘面;3-喇叭口斜鞘面;4-插入式卡扣;5-内圈钢丝;6-漏斗状网篮;7-肾镜;8-碎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义,未经王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7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