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包衣防死角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56857.3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姜俊敏;胡平;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宜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16 | 分类号: | B01J2/16;B01J2/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包衣 死角 结构 | ||
本专利涉及一种流化床包衣防死角结构,为流化床包衣装置,属于医药、化工、材料、食品设备领域。包括包衣锅体,包衣底板,导流筒和喷枪,其特征在于包衣锅体底部的凹槽设计,锅体底部内侧和底板接触面一周开截面积为梯形的凹槽,靠近锅体内侧的梯形边短,靠近锅体外侧的梯形边长,此结构将底板圆周垂直向上进风转换成水平向中心出风,促进丸子向中心移动,然后在导流筒中受向上风的作用继续流化,有利于丸子了循环,解决了锅体内侧和包衣底板交接位置容易出现流化回落丸子在向上风的作用下滞留问题,能提高包衣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流化床包衣防死角结构,尤其涉及用于流化床包衣装置,属于医药、化工、材料、食品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流化床是医药、化工、材料、食品等行业中小丸包衣的设备,常用工艺是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方式进行,基本结构包括底喷喷枪,开孔的包衣底盘,导流筒和包衣锅体等,基本原理是在物料汇集于导流筒区域并穿过导流筒形成喷泉状流态化,然后在导流筒外侧下降,如此反复循环流化,与置于导流筒中心的喷枪雾化的小液滴不断接触成膜,达到包衣效果。常规设备包衣底盘和锅体设计不够合理,部分物料在下降回到包衣底盘和锅体交接处时,由于此处包衣底盘开孔垂直底盘,物料在直上直下风的作用下仍有向上的趋势,不能很好的向中心导流筒区域汇集参与后面的循环,容易形成死角,造成包衣的不均匀,从而影响包衣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流化床包衣防死角结构,能促进丸子在回落后向中心移动,有利于丸子了循环,解决圆周死角问题,提高包衣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新型流化床包衣防死角结构。
本专利技术方案为:
一种流化床包衣防死角结构,包括包衣锅体,包衣底板,导流筒和喷枪,所述包衣底板为开有通风孔的圆盘,包衣锅体放置在包衣底板上方,包衣锅体和包衣底板边缘用卡箍固定,导流筒一侧与包衣锅体壁连接固定,悬空居于包衣底板上方中心周围,喷枪位于包衣底板中心,所述锅体底部内侧和底板接触面一周开截面积为梯形的凹槽,靠近锅体内侧的梯形边短,靠近锅体外侧的梯形边长,此结构将底板圆周垂直向上进风转换成水平向中心出风,促进流化回落的丸子向中心移动,有利于丸子了循环,解决了锅体和包衣底板交接处容易出现死角的问题,提高包衣均匀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具有以下优点:本结构对流化床底喷包衣圆周进风进行了优化,将圆周垂直向上进风转换成水平向中心出风,促进丸子向中心移动,有利于丸子循环,解决了锅体内侧和包衣底板交接位置容易出现流化回落丸子在向上风的作用下滞留问题,能提高包衣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一种流化床包衣防死角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一种流化床包衣防死角结构的锅体底部结构图。
图3,为本专利一种流化床包衣防死角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局部放大图。
图中:1-包衣锅体,2-包衣底板,3-导流筒,4-喷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宜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宜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6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翼装置和无人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玉米青储打捆机的钢辊





